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1 / 2)
第395章x14的震撼以及商用
徐申学在台上,一如既往的穿着黑色的休闲西裤,长袖白色衬衣,袖子被挽起,露出来了那只万年不变的黑色皮带手表。
这是徐申学历次召开发布会的统一穿着,多年来都没有变过。
同时也是诸多新闻媒体里报道徐申学的时候的典型形象。
人还是那个人,穿着也还是同一套,但是介绍的产品却是每年都不一样。
而今天,徐申学除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机器人,包括价格低至十五万的入门级通用性机器人、更高配配置的通用机器人,四足通用机器人外。
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智能无人机。
当这两架智能无人机从会场之外,然后飞抵露天会场中心的舞台上的时候,现场的诸多观众都被震惊到了。
无人机这东西并不算陌生,小疆科技很多年前就已经向市场推出了无人机,主打空中拍照摄影,然后逐步延伸到农药喷洒,小型货物调运等领。
同时无人机在诸多局部地区冲突里,也频繁出现。
然而即便是这样,其实无人机距离普通人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
个人消费级无人机,这是一种非常小众的产品,虽然价格不贵……入门级的航拍无人机也就几千块而已,还没s系列手机的高配型号贵。
但是购买的人依旧不多,只有一些专门从从事行业业务的人员,或者无人机、航模等爱好者才会购买。
尺寸稍微大一些,价格一两万乃至更贵的无人机,可以选装超高倍数的镜头,或者是红外摄像头,部分选装型号,甚至具备自动跟踪,识别移动目标,比如车辆,行人等高级功能。
这些都是属于专业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监控、巡逻等领域,也没什么个人购买,都是一些专业的航拍企业或者治安、交通等机构购买!
这种专业的高端监控巡逻无人机,最大的客户其实是各国的治安、交通管理部门……美国很多地方里的警察就特别喜欢这种无人机。
再往上,则是农业或运输用途的无人机,载重数十公斤不等,可以用来喷洒农药、调运小件的货物,售价从数万到十几万的都有。
小疆科技的遥控无人机种类其实是非常多的,从个人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再到专业航拍无人机,监控、巡逻无人机,然后是农用以及运输无人机,尺寸从直径几十厘米到一两米的都有。
以上的这些无人机还是属于小众商品……普通人没啥事是不会购买这些无人机的。
同时,以上这些无人机都是属于遥控无人机,飞行是有距离限制的。
但是今天,徐申学却是向人们推出了一款超大型的无人机……严格来说,这都超出了人们对传统无人机的一贯认知。
毕竟x14智能无人机的体型还挺大的,展开后直径好几米呢,这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严格来讲,这是一种垂直起降电动低空飞行器……从载重来说,是和轻型直升机直接对比的,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小型无人机的范畴。
徐申学一开始,就向人们介绍了x14智能无人机的多项关键参数,引起了人们的震惊后,这才慢慢道:“很早的时候,我就说过,未来的交通模式将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它将会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驾驶的垂直起降低空飞行器……它将会是高度智能化的,整个系统将会在超级ai的控制下有序运行,将不会出现堵车,车辆之间的碰撞情况!”
“人们在地面上,可以乘坐无人驾驶车辆前往任何地点,同时也可以从自家阳台,或楼顶乘坐低空无人机前往它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在货运领域里也同样如此,大量的无人驾驶的各类型的货车,低空运货无人机将会把大量的货物快捷,低成本的运输到目的地。”
“不管是载人,还是载货,全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最大程度避免人工操作失误所带来的各种事故,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做了无人驾驶车辆,海蓝汽车里的新一代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某种意义上,已经具备了取代人类驾驶员,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下工作。”
“但是有了海蓝汽车还不够,整个系统里还缺乏了其中的一块重要拼图,那就是一款可以智能驾驶的低空无人机!”
“而x14智能无人机,就是承担了这一定位!”
“x14智能无人机,由小疆科技精心打造,代表着当前人类最顶级的科技技术,拥有其他厂商五年甚至十年都无法追上的先进科技!”
“它可以做到纯自主的智能飞行,人们只需要给它设定目的地,给一些模糊指令,它就能够自主起飞,规划路径,然后降落,中间不需要驾驶员或者遥控人员的任何干涉!”
“当然,为了确保进一步的安全性,我们的载人型号里依旧是有人工驾驶模式,但是使用门槛极低,开它甚至比开车还要更简单。”
“同时人工驾驶模式,拥有绝对的优先权。”
“但是,这只是必要的安全防范模式,实际上在我们的诸多测试里,在指挥中心的飞行控制ai的宏观控制下,机载ai的飞行控制,比人类驾驶员更加可靠,更加精准,哪怕是在损失多个旋翼动力的情况下,我们的机载ai依旧能够迅速控制好x14智能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并按照情况选择返航或继续飞行,或者紧急降落!”
“为了做到高效能的自主飞行,小疆科技和智云集团展开了合作,共同开发vt07飞行人工智能,该人工智能运行在专属的eyq算力平台上,有着充足的算力资源用于数据处理、决策。”
“vt07飞行ai,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也是最冷静的飞行员。”
“同时,我们还提供额外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部署了超级飞行管制人工智能ot系统,该系统采用顶级的apo4500算力卡组成的服务器阵列,单台服务器,就可以支持超过百架x14智能无人机的飞行管制,并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的算力,继续提升对x14智能无人机的管制数量。”
“ot系统可以处理海量的外部数据传感器数据、通讯数据,以及x14智能无人机反馈的各种数据,汇总大量数据后,规划整体的飞行计划,确保x14机群运行的整体协调!”
“ot超级飞行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常规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连接x14智能无人机,也可以通过智云卫星旗下的卫星互联网进行连接,此外也可以使用地面大型通讯塔进行通讯,多种不同的通讯模块,足以满足所有的通讯需求!”
‘ot超级飞行系统,将会随同x14智能无人机一起上市,供给有需求的企业客户采购并配套使用。”
“如果是个人用户,则是不需要这种专业的大型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如果有地面遥控的需求,我们有额外配套的个人便携式飞行控制器,做到一对一的遥控。”
“通过vt机载人工智能系统、ot地面超级飞行系统,两者相互结合之下,我们的x14在飞行上,可以做到完全不需要人类飞行员就能够独自自主的进行飞行!”
“而且飞行的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因为它也可以杜绝任何的人工失误情况……在我们之前的超过万次飞行测试之中,它从来都没有失误过,一次都没有,哪怕只是最细微的失误都没……准确的说,它的每一次飞行都做到了人类飞行员所能做到的最完美的姿态,让哪怕是最资深的飞行员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这话,其实是多少有点夸张的,因为这万次飞行测试,绝大部分都是位于实验室、自家试验场地的小规模测试,同时也不单纯是机载ai,还包括了地面ot系统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在测试场地里遍布了大量各种传感器!
在大量传感器的数据支持下,ai飞行想要犯错都难!
但是真实使用环境下,其实很难做到周边都有大量传感器,除非是专门的起飞降落场地,不然的话,常规飞行过程里沿途都不可能有什么外部传感器,只能依赖机载传感器!
而这,也是徐申学现在所提及的重点:“为了给机载ai提供充足的传感器数据,我们在x14智能无人机上,一共部署了六个激光雷达,分别位于机身底部,机身顶部,机身前后左右。”
“其中的前主激光雷达bkt96,线数达到了2680线,它的性能用诸多专业术语已经难以形容其先进性,因为这已经超过了当代诸多同行们太多太多,甚至缺乏比较对象。”
“但是我的工程师告诉我,它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千米外地面上细小的坑洼,这是当代地球上最顶级,最先进的激光雷达。”
“x14一共六个高性能激光雷达,可以为机载ai提供上下前后左右,所有空间下的实时3d空间数据。”
“它远远比人类看的更加清楚,更加精准!”
“gps定位系统、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系统、智云卫星超高精度定位模块,三者结合,将会为x14智能无人机提供超高精度的定位能力……不管它在地球的任何地方!”
“还有超声波雷达,超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微光感应器,有源相控阵雷达等众多的传感器。”
“这款x14智能无人机,乃是当下人类历史上,集成传感器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的飞行器!”
“而上述诸多机载传感器所搜集到的数据,将会通过机载ai进行实时处理,并作为决策依据!”
“当大量的顶级传感器、算力芯片、机载ai,地面控制ai这些都结合到一起的时候!”
“我们就实现了以前从来都没有做到过的纯人工智能飞行!”
徐申学上来就是大吹特吹人工智能……反倒是其他什么飞行性能之类的暂时没有提到。
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工智能话题度高,能体现先进性,更是因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独特技术优势、成本优势、
以往单纯的遥控型无人机,哪怕是载重几百公斤的无人机其实也能做出来……飞行汽车,大型低空无人机这种概念也不是徐申学第一次提出来的,老早就有人提出来并且再搞了。
但是也就一般般,偶尔上个新闻,最后就消失了。
因为传统的遥控型无人机,或者是有人驾驶小型飞机这些东西面对一大堆问题……遥控型无人机难以进行长距离飞行,有人驾驶飞行汽车之类的……那就需要引入一个航空管制的概念,你这算是传统飞机呢,还算是无人机?
最后,则是安全性以及成本问题!
上述诸多问题,都是导致了传统的遥控型无人机,有人驾驶小型飞机等难以引起大规模的轰动,更别说引起什么市场浪潮,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了。
说白了,这些东西都还行……各种问题一大堆。
这也是小疆科技,直接跳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上来就是玩人工智能低空无人机的缘故。
毕竟纯人工智能的低空飞行器不需要飞行员,使用门槛大幅度降低,还能垂直起降。
体积展开后虽然也有好几米,但是整体也不算很大,随便有一块空地就能起降……比轻型直升机还简单。
而且不需要飞行员也不需要驾驶模块的话,作为货运型号,其载重就能全部用来运输货物……这意味着货物运输量更大。
这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独特优势!
这种优势意味着什么
低门槛,低成本!
飞行员多贵啊,现在不需要飞行员了,省了老大一笔钱。
飞行员以及驾驶模块加起来,重量也挺大的,现在不需要飞行员了,这一块重量就可以腾出来了,运输重量直接翻倍。
而这对于本来载重就只有几百公斤的低空多旋翼无人机而言,这可是大量的运输成本的下降。
一件东西单纯的技术先进,不一定能打开市场的,但是你要是让那些相关企业看到了利益,比如能够节省成本,那么市场就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