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2 / 2)
垂直起降低空多旋翼无人机,或者说其他类型的低空飞行器、,要想真正的打开市场,玩低空经济,那么整体的经济效益是必须考虑到的。
这也是小疆科技必须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缺少了人工智能后,低空经济很难玩得转……后头涉及一大堆问题呢。
这个时候,徐申学在台上稍微缓停顿了后,开始进一步介绍x14智能无人机的其他情况,主要是硬件的情况。
“x14智能无人机,采用了我们自行研发的高效能电机,并搭配我们精心开发的特制旋翼,不仅仅可以提供充沛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还非常节能,进一步扩充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而这样的高效能电机,x14智能无人机上足足有八个,四条悬臂上,每一条旋翼都部署了两台电机!”
“八个螺旋桨,所爆发出来的动力不仅仅可以支持的x4获得最大三百公斤的载重,同时还有一部分的盈余,用于应对意外情况!”
“如果出现了意外,八个螺旋桨里出现了一个,甚至两个螺旋桨失效的情况,我们的高效飞行控制系统,依旧能够通过其他螺旋桨的动力分配,继续维持无人机的稳定,甚至继续执行任务!”
“哪怕失效三个螺旋桨,系统依旧能够启用紧急模式,就近择地降落。”
“最后,我们还在飞机顶部安置了备用的大型降落伞……所以,哪怕动力全部失效,我们的飞机也能够弹出紧急降落伞,然后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降落!”
“在安全性上,我们做出了大量的针对性设计和措施,确保每一架x14都是安全的。”
“而支持八个大型螺旋桨,为无人机提供充沛动力的则是我们的新一代的能源系统!”
“我们的新一代无人机的能源系统,选用了当下最先进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三百五十瓦时每公斤,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同时具备超级快充系统,十五分钟充电下,就能够恢复百分之八十的电量,如此可以让我们的无人机能够短时间内具备连续飞行的能力!”
“这里必须说一说的是,我们的x14智能无人机上超级快充系统,采用的是国内统一标准的超级快充系统,所以……你可以去国内任何一家公共充电桩为你的x14智能无人机进行充电!”
“此外我们也将会为企业客户或有条件的个人客户,提供超级充电桩的采购以及安装服务,用以支持x14智能无人机的快速充电飞行!”
“同时,x14的能源系统也支持常规民用电网的常规充电模式,附送的便携充电器可以直接连接到家庭电网为x14进行充电!”
“最后,为了解决部分客户在野外作业,无法快速充电的麻烦,我们的电池组是可以直接拆装轮换的,不需要有什么专业技术人员,普通人按照操作说明,就能够在五分钟内把电池拆下来,然后换上新电池,非常的方便!”
“所以我们还提供单独的x14智能无人机专属电池,供给企业或个人客户采购使用。”
“我们围绕着x14智能无人机,研发了一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从地面控制中心,再到无人机,电池,充电桩等都有,彻底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徐申学在台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x14智能无人机的情况,一开始众人是震惊,然后是茫然,再过来则是麻木。
反正徐申学搞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人们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毫无疑问,根据徐申学的描述,这东西绝对是属于正儿八经的黑科技,可比如今市面上的各种无人机强多了。
而这也可以从徐申学对x14项目的称呼看的出来,徐申学并不是称之为无人机,而是称之为智能无人机。
不同的称呼,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
讲解了诸多情况后,徐申学稍微停顿了一会,然后道:“接下来,请观看我们的x14的各种飞行演示!”
“大家请看,一号x14已经开始起飞,这是一款货运型号的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八百公斤,拥有最大三百公斤的载重量,上面配套有货仓,可以把货物直接放置进去,同时也可以采用吊装运输的方式!”
“甚至,我们还可以把货仓拆卸掉,进一步把载重量提升到三百五十公斤,或者是增加续航时间,飞行距离!”
随着徐申学的讲解,一号x14智能无人机已经顺利起飞,然后到了附近开始吊装货物。
“注意,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只是通过地面控制中心,直接给x14无人机下达了吊装货物的指令,但是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操作,包括寻找目标的详细方位,空中悬停等都是机载ai自主决定,同时可以通过便携式通讯终端,和地面操作人员进行直接交流。”
此时,会场里也传来了地面的人员和一号x14相互交流的声音:“一号,位置往左偏移一些,好,就是这里,保持悬停!”
“准备吊装货物了。”
这个时候,一号x14的合成声音也传来:“有较大阵风,载机可能会有摇晃,地面人员请注意缆绳!”
徐申学这个时候道:“我们的x14的机载ai系统里,是一种综合性的ai系统,除了vt飞行系统外,还有人机交互系统,拥有非常高效的文字或语音交互能力,目前支持中文,英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十二种世界主流语言,足以为全球范围大部分地区以及人口的交互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模糊语音指令,给我们的x14下达各种飞行指令,机载ai将会根据模糊任务指令精确制定飞行计划!”
“以上所有功能都不需要进行联网使用,完全依靠机载eyq算力平台提供充足的算力资源!”
“同时,我们还为x14智能无人机,提供了yunai接口,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人机交互体验!”
x14智能无人机上的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好几个结合起来的,并不是单独的一个。
基于本地算力的人工智能飞行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是一个,这就两个本地部署的人工智能了。
然后还有yunai……不过这个需要网络才能用……实际上yunai这种超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也没办法在终端设备上进行部署……智云集团运行yunai的可不是一台两台服务器,而是一整个高性能服务器阵列,用了几万张ai5000芯片呢。
人工智能也不是一种,而是有各种各样的,智云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搞的各种人工智能可多了去。
涉及领域从国防、工业生产、服务、交通运输,然后还有更早期一些的图像识别、人机交互、语音、翻译等各领域,最后才是今年引起浪潮的生成式ai。
甚至对于智云集团而言,其实生成式ai都是属于不太起眼的产品。
智云集团搞人工智能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弄个app出来,然后让人们和人工智能进行交流,或者让人工智能帮助人们画个图,写个程序,做个数学题之类的。
智云集团搞人工智能的目的,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搞国防和工业、以及交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属于工业领域上的人工智能……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带来生产力巨大的提升,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产品。
至于单纯的生成式ai或者让ai模仿人,搞一搞软件应用层面上的东西,其实智云集团的兴趣不大……
就算是现在的yunai这种超大型的生成式ai,也不是智云集团的目标……智云集团的yunai项目,其发展目标其实是一种通用的综合高级人工智能,能够协助人们处理各种日常工作……实际解决问题的那种,而不仅仅是在app上给用户来个文字或语音反馈。
智云集团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生成式ai的app,而是要一种可以内置在各种智能终端,甚至大型设备的通用性综合ai。
本质上,还是为了给硬件产品进行配套。
比如未来,智云集团要是搞出来什么太空飞船,这操控飞船就得需要ai啊……而智云集团实际上已经在天宫三号核心舱,以及目前正在建造当中的南门航天自身所拥有的商业空间站里进行初始应用。
空间站里部署了人工智能系统,协助宇航员对空间站进行管理,进行更科学试验,检修空间站,并指挥后续的太空作业无人机……当然,目前技术还不算完善,但是如果后续继续完善下去,指不定哪天就能得到一个真正的飞船人工智能。
类似这样的人工智能,才是智云集团的追求!
至于现在的单纯生成式ai,对于智云集团而言那就是个骗钱的小玩具……放出来给大家体验一番,吹一吹人工智能市场,甚至还放出来几个低配版的开源ai。
目的是什么
为的是鼓动别人去搞各种ai,然后自己在后头卖ai芯片。
智云集团的软件和互联网业务虽然营收也不低,但是从头到尾它就是个卖硬件的高科技企业,而且是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
可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互联网企业。
所以,他们的目的非常纯粹,就是为了卖芯片。
虽然都说什么互联网行业估值高,市盈率高,也很赚钱,但是对于智云集团这种顶级高科技企业而言,区区互联网业务,哪能和各种智能终端,机器人,半导体产品的暴利相提并论啊。
说的夸张一些,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累死累活,还没智云集团卖个充电/数据线或技术授权,认证芯片这一系列基于t-b接口的业务板块赚得多。
t-b接口,每年能够给智云集团带来大概接近二十亿美元的营收,而且还养活了数百家获得t-b技术授权的第三方生产厂商。
而对于智云集团而言,t-b业务的营收,基本都是净利润……技术授权费是躺着赚,认证芯片也是成本极为低廉,毛利率极高,而自家卖的数据线同样也是毛利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要不然,你以为智云集团那么大一家企业,为什么会高度重视t-b接口,为不惜每年都进行升级加密,然后也不顾其他行业,或者是其他国家的所谓行业标准,死活都要玩自己的t-b接口啊。
欧盟那边老早就说要搞什么统一手机接口,提出来要使用type-c接口,每一次提出来都会被智云集团找各种理由进行反对。
同时水果那边在这方面也很默契,和智云在站在了同一阵线上,各种唱反调。
为什么
这都是钱!
一年二十亿美元呢,比一大堆上市企业的市值都高,哪能轻易放弃啊。
小小一根数据线,都能为智云集团带来如此庞大的利润,更不要说其他诸多硬件产品了。
而到了人工智能领域里又是如此,智云集团不卖人工智能,卖的是搭载了人工智能的硬件产品或者是支持人工智能的ai芯片……这里头的区别是非常大。
到了x14智能无人机里,也同样如此……它上面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更好的硬件产品使用体验,运营成本,最终为x14推向市场奠定基础。
唯一的问题就是,虽然x14智能无人机现场演示各种好,让一大群媒体,科技爱好者震惊,让一群玩低空飞行器的同行沉默。
但是x14智能无人机的发布会举办之后,这能不能全球各国广泛上市还是个未知数。
因为这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这玩意到底算是飞机,按照航空器来管呢,还是算是消费级无人机,按照个人消费级小型无人机来管又或者这算是交通工具吧,是否按照地面交通机构来管
然后x14无人机,号称没有驾驶员,但是出现事故了责任算谁的算是运营飞机的企业,还是算在乘客头上,又或者算在拥有机载ai的小疆科技头上还是说提供底层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智云集团头上
这里头牵扯的诸多法律问题可多了去……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也不一样,管理机构也不一样,所以想要全球上市销售,还需要面临全球范围内的诸多复杂法律问题。
当然,在自家地盘里,x14智能无人机还是能够相关的许可,然后进行实验性的商业应用的。
只不过局限性也非常大,只是获得了一个临时性的许可,准许x14在特定区域,特定航线上进行商业应用……说白了,就是特批了几条专属航线给x14用,看看效果如何。
但是后续如何,还得再研究研究!
国内都如此了,国外诸多国家里所遇到的问题就更多了……至少美国那边就无法上市……因为对方非要小疆科技提供底层的飞行人工智能代码,让他们来‘确定安全性’。
神经病一样,所以小疆科技直接干脆的停止了x14在美国的上市计划。
不过,据说啊,据说美不少机构,甚至军方对这玩意很有兴趣,已经准备通过史密斯专员租用一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