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太孙,豫州及凤阳府的加急公文(2 / 2)
朱允熥不禁忆起,起初驿站改革稍有成效之时,朱高炽曾与他闲聊笑谈。
现今五军都督府的兵马账目,虽然清清楚楚,
可只要朝廷一声令下,那些散布在将近2000座驿站中的老士兵们便能立即拿起武器,穿上铠甲,为大明冲锋陷阵。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那时,朱允熥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否认朱高炽的看法。
要知道,在一县之地内,县衙中的差役或许不过几十。
而同一个县内却可能有多处驿站。
这些驿馆里的兵卒联合起来,则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回想起当初与朱高炽那段轻松的话语,此刻朱允熥不禁微眯起眼睛。
或许等这次北巡归京之后,有必要同内阁商议一下让部分伤残军人,转型成当地捕快。
刘远在队伍前头,骑马持鞭,向六位邮递兵指示。
“把信封板夹、通行证以及回执拿来给我。”
凌镇驿与川庄驿的两位领队迅速翻身下马,从后背取下一直随身携带的包裹并移至胸前,接着走到刘远面前。
二人动作敏捷,迅速地将所需物品递给刘远。
刘远首先检查通行证,确认每位邮递兵的身份无误。
待这一程序完毕后,他的脸色变得更为凝重,开始审查两份信件板夹。
这两件信封内装着来自豫州及凤阳地区的紧急奏章。
经过仔细检验,确保没有提前被开启或破坏过的痕迹,刘远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进自己的胸口内侧。
紧接着他又伸出一只手示意,一位邮差立刻上前,递给刘远一支墨笔。
展开自川庄驿站返回的信息记录本。
刘远细细审阅。
上边已有了文字记载。
自濠梁传递而来的密报,在川庄接收,随后或是跟随太孙移动或是送往凌镇做进一步转交说明。
此页还详细注明了负责送信的濠梁驿人姓名,川庄站签收者的名字。
经过反复核查,确信两方所有细节正确无误。
这时,刘远才在这两份回复记录上面签名,并写下收到、核对无异常几个字。
“辛苦了,回去吧。”
留下这句话后,刘远夹紧重要文件,拉动缰绳调转马头离开了。
铺兵们验证完签字,立刻跨上坐骑,急匆匆地离开。
此时,刘远已把两地告急文书,呈递给了朱允熥。
“太孙,豫州及凤阳府的加急公文。”
侍立两边的是石伟毅与许星阑,他们都看向刘远交来的急报。
鉴于今早刚离开凤阳县不久,就收到了如此急迫的消息,可见必有蹊跷。
在过去一年里,豫州省发生了诸多变动,
其严重性甚至达到了几乎整个地方官场,遭到彻底整顿,连带着数千官兵受到牵连处罚,数百名地方绅士家族遭遇覆灭。
豫州道的三司衙门与河道总督衙门,联合呈上了一份紧急奏章。
石伟毅的双眸微微收窄。
显然,这份急奏关联到的是河道事务。
如果不是如此,三司衙门便不会特意找河道总督衙门,共同签署这一急奏。
看到两份奏折后,朱允熥也是眉梢轻轻挑起。
先翻阅哪一份报告,则表示他将要首先处理哪一项事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