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太孙,豫州及凤阳府的加急公文(1 / 2)
当他们正为即将可能引发的政坛动荡感到忧虑时,差役们已把马牵至官府门前。
戴星海双眸一闪,立即上前跨上马背。
“两位,请跟着我去河堤那里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说完便用力挥舞着马鞭。
骏马应声而起。
随后,城中马蹄声急促作响。
……
驾。
驾。
驾。
随着一阵阵急促马蹄声响彻中都凤阳府一带。
两条重要的信息,分别自北方跟南方传递开来。
一支队伍正由南向北进发,另一支则反之。
“凤阳急报。”
“豫州道急报!”
这两队信使几乎同时到达了,正处于途中的一支皇家巡视团附近。
此时,朱允熥等人骑着马走在团队前列,边前进边讨论各种事宜。
突然看见前方快速靠近的快马来报时,朱允熥皱紧眉头,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不安。
恐怕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即将传来。
刘远领人把两队传令兵拦截在外,转身望向坐马背上,眉头紧锁的朱允熥。
分别从凌镇驿跟川庄驿接收紧急公文后赶来的,正是两地驿站的递信士兵。
因这封公文急需要呈交至太孙所在处,各地递信站皆派出三人三马快速行进。
六位递信兵身着驿站制服,腰部缠绕皮带,上面悬挂的小铃铛不时发出叮当声,以此警示沿途行人。
每人都配备了长矛、腰刀以及一根短棍。
当发现前方锦衣卫阻挡时,六名递信士立刻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禀告大人,豫州道布政使司……河道总督府有急报。恳请大人通报,我等好尽快转交此函。”
这是自南边而来,携带着重要信息前往的其中一组。
“中都留守府及凤阳县衙门也有一份急报,还望大人代为通禀。”
另一组北向赶路的成员补充道。
朝廷已启动全国近两千个驿站体系的重大改革,旨在安置退役军人并开辟新收入。
通过这一系列变革,成果显著可见。
大明建国之初,面临重新建设的局面,因此朝廷框架不仅吸纳了前朝元素,如蒙古跟北宋的一些做法,同时还引入了不少创新机制。
在官道方面,与其他历朝相比,大明并没有特别设立负责运输事务的专门部门。
相反地,这项任务交由各地方郡县来执行,并且所有驿站都直接隶属于应天兵部车架司控制。
这样确实提高了效率,加快了公务文件流转速度。
然而却引发了一个严重问题。
运营这些官道站点所产生的花销,实际上应该归入兵部车架司之下处理,但却错误地落在了当地郡县肩上。
对于刚刚经历过战争重建阶段、自身财政十分紧张的地方府县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负担。
于是乎,经过一段时间讨论后达成了折中方案。
将原来需由普通民众共同承担的各项开支,全部转移给官府进行统一调配。
这样一来,不仅使得众多退役军人找到了安身之所,更让整个官道系统运转更为顺畅。
朱允熥抬头望着这些退役残废的老兵,内心充满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