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地下通道(1 / 2)
因为古代的金龙爪子通常有五个指头,再加一个中心点,一共需要六个关键位置。
但叔父的公司加上下属的四个草药种植基地,一共只有五个点。
尽管这五点已经形成了大部分的格局,但却缺失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少了这一关键位置,格局就不成立了。
叔父向来办事严谨,不可能如此敷衍,他绝对不会满足于半成品布局。
难道我的推测错了,这并非金龙探爪格局?我心里顿时充满疑问。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吓得我心跳加速。
我回头一看,是元明。
他蓬头垢面,挠着头发,站在我身后。\"卓凡,你怎么半夜不睡在这里发呆?”
他说道。
我叹了口气,“我发现了一些情况,还在思考中。”
元明瞥了一眼我手中的地图,“算了,不要再想啦。
公司规模缩小跟你没关系,这只是帮你二叔做事,想得太多无益!”
我没理会元明的调侃,“别打岔,你说这些都没说到点子上,根本不懂我在说什么。”
“什么?”
元明一脸困惑,“你想说什么?”
我把地图递给他,并解释道:“根据观星定脉术,我发现叔父的公司及其下属基地,其地理位置似乎是为了符合这里的特殊天象,组成一种被称为‘金龙探爪’的风水格局。”
元明听后瞪大了眼睛,“啊?你的意思是
我皱起眉头用卷好的地图敲了一下他的头,“你脑里整天想什么呢?我说的是另一种东西。”
元明笑了笑,“没办法,只要涉及你和你叔父的事,我就只会想到那些玩意儿。”
我摇摇头继续,“有没有古墓我不知道,但叔父确实在这里布置了一个风水局。
不过,这个布局有问题,它至少需要六个关键点。
而目前叔父拥有的五个点还不足以完成整个格局,这样不符合常理。”
元明点燃了一根烟仔细打量了地图,“你是陷入困境看不到全貌了吧?图上没有并不表示不存在。”
我恍然大悟,“你是说还有另一个地点我们尚未找到?”
元明摇了摇头,“你现在脑子怎么不灵光了?你所说的那个布局的第六个点,可能并不是一个种植基地,而是别的与叔父有关的东西。
你应该再看看,是不是还藏着其他线索。”
我觉得这话有道理,点点头称赞了他的见解。
随后我仔细观察了他一会儿,笑道,“原来你的脑袋瓜还是挺聪明的嘛。”
元明抽了口烟白了我一眼,“少来了,哥们儿我就是这么牛气,不信你可以试试称一下,说不定重两斤哩。”
“谁让你跟着我二叔姓啊!”
“滚吧你。”
……
我和元明回到了叔父的办公室,重新审视每一个细节。
突然门被缓缓推开,一只眼睛通过缝隙注视着里面。
元明恰好在门边,反应很快一把抓住了来人,拉进来看清原来是小李。
“这么晚了,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吓死我了。”
小李结结巴巴地解释道:“刚才我路过看见这里有亮光,还以为有贼来了。”
“行了,知道啦,没什么大碍,你去休息吧。”
我们安抚好他。
“也许他是在监视我们?”
元明低语提醒我小心一些,尤其是对于阿琳也要保持警惕。
我知道这是种怀疑的态度,但我更倾向于查出**而非胡乱猜测。
我们无意间看到了一张照片中的背景有一个工地,上面标示着5号。
我顿时联想到是否这就是那个一直未找到的第五个关键点——5号草药种植基地?
经过讨论决定次日再深入调查这个疑点,然后回到客房休息。
由于熬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来。
院内工人们已经开始忙碌卸货了。
小李跑来问候早安。
尽管此时接近中午,但我们仍然礼貌回应并询问附近是否有餐馆吃早餐。
小李带领我们来到会议室内发现早餐已经被留好。
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这太迟了,真是不好意思。”
元明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得了,你当真想要创业打拼一番?你的任务是帮叔父解决问题。
与其瞎忙活,不如顺其自然。”
尽管这话有点难堪,但他说得很实在。
虽然
李明笑了笑,“这是我们贵阳特色早餐,叫做包饼油条。
其实就是把油条用饼皮包住,中间加上酱料和酸萝卜之类的调料。”
赵亮也拿起一个包饼油条尝了尝,“看起来确实有点像北方的煎饼果子。”
说完咬了一口,点头称赞:“味道挺不错的!”
李明见我们开始吃,准备离开去处理其他事务。
这时,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便叫住了他问道:“现在这里工作最久的员工是谁?”
李明想了想回答:“应该是王师傅,他已经在这里好多年了,我来之前他就已经在厂里工作很多年了。
听说公司刚建的时候,他就在这儿了。”
我心里一喜,这正是我要找的人。
于是我请李明帮忙把王师傅请到办公室来问一些事情。
李明立刻点头出去了,不一会儿带回来一位老人。
这个老人大概六十多岁,头发全白,身形微驼,但眼神依然明亮。
李明指着我介绍道:“王师傅,这位是我们新来的领导,想找您了解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