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靑洲英坭的扩张(1 / 2)
“老板,请您放心,关于与摩托罗拉公司的合作事宜,马先生已经与我进行了详尽的交流,我清楚自己的对接任务。
等与置地集团对接完成后,我就会致电摩托罗拉公司,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并妥善安排他们来访时的接待工作。
作为通讯行业的一员,我同样热切期望香江能够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移动通信商业化的城市,这将是我们香江无比的荣耀。”大卫恭敬地表达道。
尽管大卫作为通信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在固话领域拥有极高的权威,而在移动通信领域积累相对较少。
但他还是非常清楚,移动通信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旦这个合作顺利成功,将为香江带来的巨大变革。
“而作为此次合作的直接参与者,香江电话公司无疑将成为首批受益者。”大卫继续补充道。
“老板,我也会密切关注此事,我个人也非常期待香江能早日实现移动通话,别的不说,这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外出、业务繁忙的人来说,将带来极大的便利。”马世民在一旁也笑着附和道。
“对了,大卫先生,香江电话公司的那几名主要股东,你应该都比较了解,麻烦你帮置地集团探一下口风,有谁愿意将自己手中股分卖给置地集团的,置地集团可以以30港元每股的高价收购!”林浩然话音一转,说起了另一个问题。
依靠环宇投资公司继续吸纳,虽然可以,可也有些麻烦,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将股价拉高。
所以,如果能够从香江电话公司的主要股东中收购,那是既简单又快速的一个办法。
马世民也点头说道:“对,大卫先生,老板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我们置地集团目前所考虑的,你也知道了,证监处已经批准我们置地集团最高可以持有75%的股份,所以我们如果能够继续增持,也会增持下去的,此时就麻烦您了!”
“好的老板,马先生,这件事情我会尽力而为,但是最终能否说服他们,我新中也没底,最终能不能达成交易,我无法保证。”大卫回答道。
“嗯,我对你们有信心,相信你们不会让我失望的,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不打扰你们的交接工作了。”林浩然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上午十一点钟,便对两人说道。
“老板慢走!”马世民和大卫起身,恭敬地送别林浩然。
林浩然与他们挥了挥手,便走出了办公室,带着保镖,离开了香江电话公司的总部大厦。
说起来,回来香江,他除了到置地集团以及香江电话公司总部这边,还没有去过其它地方呢。
所以,离开香江电话公司之后,林浩然先是去了一趟万青大厦。
在万青大厦与伯顿聊了一番万青集团的情况。
实际上,就是伯顿向林浩然汇报今天近期的发展。
毕竟,他也有将近一个月时间,没有来过这边了。
通过伯顿的汇报,林浩然也逐渐了解了万青集团最近的发展情况。
譬如,靑洲英坭公司12月的产量目标,仅仅在20号就已经完成了,整整提前了十天时间。
这代表着,靑洲英坭公司这个月的营业额和利润,也大幅度上涨。
另外,靑洲英坭公司成功冲出亚洲,首次进入澳洲市场,更是以不高的价格直接将澳洲第二大的水泥品牌南太平洋水泥公司收购了。
这家公司在澳洲与新西兰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表现得不错,之所以抛售的原因并不是公司运营亏损,而是背后的老板想要从澳洲移民到美国。
而靑洲英坭公司也趁此机会,与这家水泥公司进行合并,并且最终进入澳洲市场。
虽然整个澳洲市场因为人口原因,注定市场不会很大,但这终究是一个进步。
由此可见,伯顿在将集团国际化这件事情中,下了不少功夫。他不仅成功地将靑洲英坭公司推向了国际市场,还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了有利的收购,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对此,林浩然并不会过多干涉。
只要不是盲目扩张,就行了。
如今看来,靑洲英坭公司显然是没有盲目扩张,从它每个月都在不断上涨的利润和营业额就能够看得出来。
靑洲英坭公司,由原来市场只覆盖了香江、濠江的一家水泥公司,到如今覆盖了几乎整个南洋甚至延伸至澳洲,不过是短短的两年时间而已,这一切的功劳,完全归根与伯顿这位职业经理人。
所以,林浩然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九龙巴士顺利进入马来西亚槟城、新嘉坡市场之后,目前并没有太大的表现,毕竟是刚刚进入南洋市场,想看到它们就开始盈利,有点不现实。
至于在香江这边的市场,由于垄断的缘故,更是一直稳中有涨,倒也无须太多的干涉。
万安地产公司当前的主要业务已经转向与林浩然掌控的公共事业上市企业,如港灯集团、九龙巴士、中华煤气公司等合作开发地皮。
在成功出售了大部分原有的地皮和物业后,公司战略性地调整了方向,专注于这些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