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297章 那会是电影中的巨大堡垒!

第297章 那会是电影中的巨大堡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普通人并不关心技术原理,他们感兴趣的是威尔逊非常年轻,并大胆的提出了一种新技术,还被知名学者认可。

好多人讨论都期待威尔逊后续的研究,希望他能够在新的技术方向大放光彩。公众舆论大多都是赞扬和期待的声音。

国际核物理领域的观点截然相反,尤其是专业从事核聚变研究的学者,就更是对威尔逊的观点嗤之以鼻。

他们和丹尼斯-怀特的想法类似,他们认为核聚变的自发反应,只存在于一亿摄氏度以上环境,根本不可能在低温下进行。

这是已经刻印在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常识。

哪怕是添加了新物理的因素,也不可能出现违背常识的情况。

“新物理确实很厉害,但它无法影响到核聚变。”

“至少到目前,新物理所谓的强力转化,也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原子核核力拆分也许是另一种反应。”

“除了掌握技术的团队外,没人知道具体情况。”

“电磁干涉让氘、氚元素产生强力,再促进元素自身发生核聚变反应这实在太荒谬了!”

“托卡马克装置本来就施加了强大的磁场控制,但从未有实验检测出核聚变低温下具有持续性……”

一大堆的核聚变专家站出来抨击。

换做是原来的环境下,相关领域的专家都在忙着做研究,有个违背常识的技术观点提出多数也不会直接进行否定甚至抨击。

有些人大概会不屑一笑,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现在的环境就不一样了。

国际上大多数托卡马克核反应堆的研究都暂停了,相关的专家学者不能说丢掉了工作,但实验经费肯定是没有了,研究也进行不下去,自然就变得很清闲。

他们的工作时间,都是喝茶、看报,有心情时也会伤春悲秋,回忆一下过往的辉煌。

顺带,感慨自身境遇……

现在发现有人提出违背常识的技术,就好像给了他们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丹尼尔-怀特的团队就成了被抨击的对象,泰勒-威尔逊则被重点照顾。

“什么核物理天才,他到现在也没什么成果,那些实验研究根本不值一提。”

“他提出来所谓低温核聚变,大概只存在于梦里了……”

“或许,他的研究全凭想象现在核聚变被其他技术顶替、项目暂停了,他可以转行当个作家我相信,他会很有前途。”

“以他的名气,销量一定很不错!”

……

元素抗性实验基地。

基地内一直都非常忙碌,团队上下不断的进行实验工作,确定新实验方向后,他们已经完成了两次‘核转电’实验。

在工作的间歇期,佟智国也关注到了国际新闻。

他急忙的就找到张硕,“看看这个,泰勒-威尔逊,麻省理工的天才核物理学家,他提出了低温核聚变技术!”

张硕也找了几个新闻,认真的看了好半天,疑惑道,“如果我的理解没错,威尔逊和怀特是一个团队”

“威尔逊提出了低温核聚变技术,但否定了怀特说的所谓‘技术信息’”

“是这样,有什么问题”

“所以他们所谓的技术还没有理论支持,也只是一种想象而已吧”

“能想到也很了不起啊!”佟智国叹道,“换做是我绝对想不到,不,应该说,核聚变领域的学者都想不到。”

“他想到了,真是太天才了……”

佟智国的年纪,早就能感受到知识迷障对研究的阻碍。

知识迷障,也就是了解的知识太多、太丰富,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能想到一大堆‘常识’。

那么思维就会受到常识的阻碍。

如果产生了打破常识的想法,马上会有一大堆其他正确的常识,来证明常识的正确性,也就等于进行了自我否定。

这就大大限制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说,年轻人的创造力更丰富,因为他们可以随意的想象,而不会被知识迷障所限制。

泰勒-威尔逊是个核物理学的学者,即便只有三十多岁,但在自己的领域内能想到低温核聚变,并认为‘可能实现’,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然,只有他们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相关技术。

其他核聚变领域的学者,都对于低温核聚变嗤之以鼻,学术领域才会出现一大堆否定的声音。

“确实很天才啊,能提出来都都很了不起。”

张硕也肯定了威尔逊的天才,“至于技术提出,也没什么大不了。”

“不会有影响吗比如,他们也朝这个方向进行研究。”佟智国还是有些担心。

张硕摇头笑道,“他们说的技术方向都是错误的,我们根本没有用什么电磁干涉。”

“如果他们一直去研究,也可能会找到正确方向,但到那时,我们都已经在研究引力飞船。”

“到时候,外界肯定知道了。”

现在的实验研究保密性很强,就是因为可以完全封闭,换做是引力飞船的实验,就和飞行器制造一样,造好了以后是要试飞的。

只要引力飞船试飞,就一定会被外界知晓。

或许只需要一张照片,就能推测出所用的能源技术,也只有核转电才能提供飞行器上制造引力所需要的超高电能需求。

既然是核转电技术,自然是实现了低温核聚变。

佟智国听罢有些期待的说道,“现在好多人都在否定威尔逊,有好几个非常有名。”

“威尔逊一定很不好过,希望他不要放弃自己的想法。”

“再等等,坚持坚持,也许就等到了引力飞船实验……”

他说着满心期待。

实验基地里,每个人都非常积极,因为研究非常顺利。

他们进行了两次核转电的实验,到第二次实验的时候,实验装置已经能输出超过‘260兆瓦’功率的电力。

实验,非常成功。

团队一起进行数据分析认为,实验装置的输出上限可能会超过600兆瓦。

600兆瓦,什么概念呢

国内火力发电站的大型发电机组,下限也只有300兆瓦,核动力航母的先进核反应堆,单个输出功率也只有350兆瓦。

国内所掌握的引力技术支持制造的引力悬浮装置,消耗功率也不过30兆瓦而已。

换句话说,实验装置的输出功率,相对于引力悬浮装置已经严重溢出。

同时,也代表可以支持制造非常庞大的引力飞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