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那会是电影中的巨大堡垒!(1 / 2)
第297章那会是电影中的巨大堡垒!
核转电,意味着核能源技术会拥有极高的电能转化效率。
高电能转化效率,还属于能源制造技术行列,影响力也不会太大,只是能源领域的研究而已。
这是因为先进国际并不缺乏能源或者制造技术。
比如,核电站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转化效率低一些,电能充足也没什么影响。
清洁核能源,是未来的概念,暂时也不需要考虑。
可移动,同样也具有替代性,比如,航母的核动力能源组,具有超高功率可移动的特点。
当把以上三者加在一起,就实在太可怕了,绝对是跨时代领先的高端技术。
目前国际上来说,先进、高功率、可移动的能源动力技术,就是航母上的核反应堆。
但是,相关技术无法用在飞行器上。
块头太大还不是问题,最主要是具有核污染,飞行器的构造决定无法屏蔽污染。
低温核聚变、核转电,与引力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用来制造大型的飞行器。
“那不只是飞行器、航天器,也许是庞大的太空战舰,甚至是太空堡垒。”
“能源上能够自给自足,引力技术能够抵消地球引力,就可以一直在悬浮在空中。”
“那会是科幻电影中的巨大堡垒……”
信息中心对于人力技术也是有了解的。
有好几个团队都在研究引力技术,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最高已经可以制造0.2倍地球引力。
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需求太高,需要9t以上的稳定磁场干涉,对于粒子活跃度需求也很高。
如果更进一步研究,他们认为追赶地球另一边的技术水平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相关技术却无法应用在航天器上。
技术需求高,是可以通过研究不断降低的,但另一个问题和引力技术本身无关。
那就是能源,准确的说,是超高功率的电能需求。
有人提出利用核反应堆来进行实验,但核反应堆是散热的,并不是直接转化为电能。
如果加装个发电机组上去,能源装置就太过庞大了,所制造的电力无法供给能源装置本身摆脱地球引力飞行。
这就是引力技术应用最大的问题。
低温核聚变、核转电,似乎就是解决引力技术应用在飞行装置上的完美方案。
这个完美方案的技术,正被地球另一边的对手国家研究,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
信息中心的会议室里,几个高级决策人都沉默起来。
直到有人开口道,“没有必要悲观,这些都只是猜测,或者说最坏的猜测。”
“低温核聚变,只是根据核转电技术推测出来的,威尔逊先生说的技术不一定存在。”
“我们只是知道他们运送了托卡马克装置,有核物理的团队参与研究,仅此而已。”
“也许他们为了研究其他技术,比如进一步研究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或者是和新核能源有关。”
“至于运送托卡马克设备,也很好理解,毕竟造一个新的设备需要很长时间,研究不一定和核聚变有关。”
这个说法让众人轻呼了一口气,马上就得到了赞同,“一定是这样!”
“都是猜测而已,根本不需要担心。”
“那是最坏的情况,实际可能没什么……”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重点关注那个区域,看是否有高热能反应,也要关注周边,尤其是主要道路……”
在一番否定之后,会议做出了几个决定。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讨论支持麻省理工丹尼斯-怀特团队展开‘低温核聚变’研究。
即便只是推测,只是有那么一丝丝可能,也必须要支持研究。
……
国际上出现一条科技相关的消息,来自麻省理工大学丹尼斯-怀特核物理团队。
丹尼斯-怀特公开表示说,存在一种结合新物理持续维持低温核聚变的技术。
这则消息是丹尼尔-怀斯公开说出来的。
他主动找到了媒体记者,宣布了最新研究的理论,“我们认为,新物理方向的技术,能够使得核聚变在低温下持续运行。”
“也许是5000万摄氏度,也许是2000万摄氏度,总之,温度要低的多。”
“维持反应依靠的是新物理方向电磁力到强力的转化。”
“这种转化研究上有很多奇迹,包括原子核核力拆分也是其中一种。”
“当电磁力转化为强力,制造出特殊的环境,就可以促进核聚变在低温下持续进行。”
“然后,再结合张硕教授的‘核转电’研究,就可以源源不断高功率对外输出电力……”
丹尼斯-怀特把‘理论’说给了媒体记者。
他本身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学者,说的技术内容真令人震惊,记者也马上把新闻报道出去。
新闻发酵的速度非常快,低温核聚变的概念实在太有意思了。
在媒体的报道中,还出现了‘泰克-威尔逊’的名字,丹尼斯-怀特没有揽功,他对记者说是泰克-威尔逊提出的技术概念,还赞扬了威尔逊的创意思维。
“他是核物理领域的超级天才!”
“他提出了这个概念,我们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都认为是可行的。”
“这将会是改变世界的技术!”
泰克-威尔逊,顿时成了相关舆论关注的焦点人物。
威尔逊本人确实有话题性。
在公众舆论领域,他的名气比丹尼斯-怀特大的多,因为他是年少成名,十几岁时设计核反应堆,就被很多新闻媒体报道,还得到了当时一号决策人的接见。
威尔逊确实也对得起年少成名,他才三十多岁就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参与最核心的托卡马克核反应堆项目,并成为项目的核心研究员。
他还获得过核物理领域的奖项。
年少成名的科学家,总是容易吸引关注,媒体舆论也喜欢这样的主角,顿时有一大堆的记者赶过来采访威尔逊。
威尔逊接受了采访,但他的表态和丹尼斯-怀特不同,相对来说更保守一些。
“低温核聚变,确实是我提出的想法。”
“到目前,还只是想法而已,具体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至于丹尼斯说的技术实现方法,我还没有研究到那一步,也许他是对的,但也许,只是想象而已……”
威尔逊对怀特说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否定,但他的否定对公众舆论没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