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谋略差距(2 / 2)
郭昕心头一阵哀叹,仍强作镇定道:“出师有名,需找个名义来攻高句丽。主公,第二件事需伪造高句丽王优位居对主公不敬的书信,方可率众征伐。”
公孙渊转头看向柳浦:“伯明,此事你来做!”柳浦当即应下。
郭昕继续说道:“这第三件事,当立即下令四郡征发民众,以五日期限调集民力物力,分三路攻伐高句丽!”
“主公自为中路,统步卒两万沿大梁水向东进逼纥升骨城。”
“齐进在玄菟郡统四千步卒为北路,沿浑水东进,与主公会师纥升骨城城下。”
“侯则率四千乐浪兵、带方兵先至西安平,沿马訾水向东北行军、直指丸都山城。”
“主公,”郭昕认真说道:“留下百姓过冬和明春必需的粮食,其余粮食尽数带走,不给魏军留下半点,攻下高句丽后、冬日才好反攻!”
公孙渊连连点头如鸡啄米般,朝着郭昕长拜道:“长史大才!辽东基业,全赖长史所救!”
说罢,公孙渊起身看向卑衍、杨祚二人:“两位将军,谁能为我统领骑军援助辽隧”
郭昕是个出主意的,脏活苦活不用自己干,心理障碍还好克服一些。可卑衍、杨祚并非什么奸佞之人,仅仅是与公孙渊交好的将军罢了。
若去了辽隧,是真要将公孙延卖了、率骑兵向东逃亡的。纵使借着骑兵马快没有生命危险,恐怕要被辽东之人骂上一百年!
见两人沉默,公孙渊急得跺脚:“若你二人不去,我还能信得过谁且帮我一帮!”
卑衍咬牙率先说道:“臣愿为主公分忧!若臣死在辽隧,宗族就赖主公照拂了!”
公孙渊又是对着卑衍拜了一拜。
……
五月二十日,曹睿率大军继续沿着辽泽南岸继续向东。
二十一日晚间,作为先锋的轻骑孙礼部派斥候送回军报,经满宠之手递送到了曹睿案上。
曹睿眉头微皱:“辽水东岸有围堑约三十里”
“公孙渊这是在辽东冬天冻傻了吧三十里的围堑他如何防守三里、五里还差不多。处处皆守、处处漏风!”
满宠面上也带着讥笑之意:“辽东逼仄偏狭之地,公孙氏之人又能有多少见识呢”
“我大魏立国十载,武帝兴兵至今足足五十年,大仗小仗无数,会战、逆战、野战、水战不知凡几。军略将略传承至今,又岂是辽东边鄙之人可以追赶得上的”
司马懿点头插话道:“满将军所言极是。我观辽东公孙氏素来战绩,皆是与乌桓、高句丽、百济等胡人蛮夷作战。”
“此等交战,凭借兵革甲盾之利、训练有素即可取胜,又能需要多少兵法呢五十年不用兵法,即使公孙渊是天纵之才,又如何能会领兵”
“公孙渊败亡在即!”
听闻满宠与司马懿二人之言,曹睿自然也发自内心的认同。
大魏与蜀汉东吴打了几十年,彼此之间可谓是知根知底。将领之间都彼此熟识,打起仗来互有胜败。
大魏自有兵法韬略,吴蜀也有战术百变。都是从汉末乱世中杀到决赛圈的,见识、眼界没什么差距。
辽东的公孙氏就不同了。
汉末魏初,乃是自两汉交界后最大一次动荡。兵法、军略、律令、谋划,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武帝曹操曾作亲作兵法颁行于军中,曹睿本人又是亲自经历加半指挥过二十万人级别会战的,眼界、意识都非辽东之人可比。
更别说大军之中还有老将满宠统揽军务,司马懿、徐庶、裴潜等智谋之士参赞军略。
公孙渊凭借三十里的围堑就想挡住大军
痴人说梦。
不过曹睿并没因公孙渊奇怪的防守策略而自鸣得意,面色平静的说道:“无论如何,还是要真刀真枪打过一仗才作数。”
“三十里的围堑,多少还是会带来些麻烦的。等到大军齐至攻破围堑,你们再来和朕说吉祥话也不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