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45章 北上回返

第345章 北上回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城回营的路上,张郃与郭淮骑在马上并列而行。

张郃依旧在琢磨着皇帝的话语,过了许久,才转头看向一旁的郭淮。

“伯济,你说陛下的意思、是不是想让我的四个儿子都进武学”

“而且你方才言语,将士人和武人并列而论,是不是陛下不欲我等与士人有瓜葛”

郭淮轻叹一声:“张公,陛下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一件事情。”

“何事”张郃问道。

“想让我们跟着陛下走,听陛下的话。”郭淮轻声答道,并且看了看左右:“并不想让我们听士人之言。”

张郃略带心事的点了点头:“我听下来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伯济,陛下好像没把你算在士人里。”

“你不怨吗”

“怨什么”郭淮嗤笑道:“陛下说得对!我也在边郡太久了,久到都快忘了京城是个什么形势了。”

“张公,”郭淮正色看向张郃:“虽说我家世宦两千石,我也走的是先举孝廉、后任郡吏的路子。”

“可若正经算起来,我能得一州之任、还是因为做了先帝的贼曹掾、被先帝举荐从征张鲁的原故。”

“与我出身士族大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郃轻轻颔首。

郭淮继续说道:“从黄初元年到太和二年,不过短短八年时间,四次征吴一次征蜀,加之陛下又是个能领兵的皇帝。”

“跟着陛下走才是正事!陛下说什么,你我就做什么,这才能保得家族绵延繁盛。”

张郃咬了咬牙:“那好,我就向陛下请命、把四个儿子都送到武学里。”

郭淮摇头:“张公又错了。”

张郃皱眉。

郭淮解释道:“陛下给张公指了两条路,那两条路都走就是。而且张公儿子又多,两个入武学、两个入太学又何妨呢”

张郃抬眼应道:“我的儿子,学经估计还不如我呢。真如陛下所说的那样,毕不了业岂不丢人”

“丢人谁敢笑征西将军的儿子”郭淮笑道:“若真毕不了业,再找陛下求情就是了。依我看,陛下是在拿张公打趣呢!”

“那就依伯济所言!”张郃点头道。

……

五月二十五日,曹睿在沔阳城中设宴招待军中将领。

凡是军中两千石以上的将领,都尉、校尉、偏将军、裨将军等都包含在内。

以及许多长史、参军之类,虽然品级没到、但重要性不亚于两千石的官员,也一并赴宴。

由于是凯旋前的庆祝,在宴席上,曹睿也与众将进一步论出了功劳序次。

与在上邽时论的一样,张郃首功、牵招次之、郭淮再次。

功劳前三的领兵将领并没有变化。

若是要认真比一下的话,也可以说陆逊奔袭白水关功大、也可以说夏侯儒援护之功。

曹睿心中明白,赤亭与汉中之得,其实都不过是略阳一战的后续了。

因而并未变动。

在这三将之上,大将军曹真似乎功劳更大。但因其辅政之责、加之大将军封号已是人臣之极,并未与他人同论。

在这三将之下,陆逊因率羌兵援护、奇袭白水关之功,位居第四。

而中军的将领们,比如统军从洛阳来援的许褚、曹洪等重将,以及费耀、文钦、桓范、程喜、典满、夏侯和等将,都按惯例算在中军整体的功劳内了。

这些人也并不担心。

有了上次淮南之后的封赏,中军功勋的定调虽然比外军晚一些,但规格绝对只会高、不会低。

陛下在赏赐臣子这方面的信誉,确如真金一般。

五月二十七日,曹睿率大军北返。

阳平关以北,马鸣阁道的入口之处,大军在此停歇。

曹睿身着一袭月白色的蜀锦长袍,金冠玉簪、衣带流苏,被众将簇拥着骑在白马之上。

在一群黑甲的将军中,如此反差的衣着对比,更显出曹睿超出尘世的朗然之姿。

而面前的地上,正是叩首告别的郭淮、郝昭、胡遵三将。

“郭卿,郝卿,胡卿,你们都平身吧。”

曹睿朗声说道:“朕今日率大军回返,汉中之责就托付给三位将军了。”

郭淮等人连连谢恩后,起身应道:“臣定会为陛下守好汉中!若不效,臣定当提头来见!”

“提什么头。”曹睿轻笑一声:“世上须没有这么多神异之事。朕遣人寻访了左慈许久,此人也未来见朕,何谈提头呢”

“完善阳平、沔阳、南郑三城的防御,守好城、及时报信,就这么简单。”

曹睿看了郭淮一眼:“朕信得过你,也信得过你们。”

“朕进发了,你们各回本职吧。”

“恭送陛下回师!”郭淮、郝昭、胡遵三人一同拜道。

正如此前所论,曹睿给郭淮在汉中留下了一万五千外军。

任务也确实简单。一万五千人,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汉中这么大的地方的。

可如果仅守三个城,在互相策应的情况下,自然绰绰有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