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乡土大明!(1)(2 / 2)
在新富村集体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前两年还需要村民们轮班照顾耕地,在1817年以后,新富村向县里申请了农业机器补贴,他们集资购买了14台手扶拖拉机和3台收割机以后,新富村农业合作社就摆脱了生产力的限制。
合作社内的会员也都不用在被困在自家的农田上,有了农用机械的加入后,新富村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大大的加强,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
随着农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新富村农业合作社在连年朝廷政策的补贴下啊,添购了100来台各种农用机械,并且在他们村子旁边还建立了一个粮食加工厂。
有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村民可以直接在村子旁边的粮食加工厂就业,在农闲的时候赚取更多的财富。
“我脚上这双劳保鞋都是厂里发的,我在工厂不缺衣裳和鞋子穿,下次不要浪费钱了,攒起来到时候给孩子多花一些,他们日后也得娶媳妇儿嘞!”
“咱们合作社里购买的拖拉机和收割机都是我们工厂生产的,我开的很熟练!”
赵福顺放下碗筷叮嘱着自己别乱花钱,没事了都给孩子买点衣服,他这个一线工人在工厂里的待遇相当不错。
他身上穿的蓝色工人服装和脚上穿的钢板劳保鞋都是厂里的福利,每个月厂里还会发袜子,赵福顺基本上不需要买什么衣服。
有时候他都在想到时候等自己的工分攒够了就向厂里申请一套住房,把自己的父母、妻儿接到省城里去住,这样也方便他照顾。
至于自己家的田地,到时候交给合作社来耕种,哪怕是多交一些粮食他也挺愿意的。
现在朝廷基本上都不收什么农业税了,反而还给他们农民每年补贴不少钱。
这样好的日子农民们格外珍惜,直呼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好好好,我知道了!”
“咱当家的是工人,有地位,有出息,到哪都受大家欢迎!”
“你还别说这工厂发的衣服质量比我自己缝制的还要好,也真是托了皇上的福气能让咱们老百姓穿上这衣服,20年前咱们一家就两套衣服,出门还得换着穿!”
赵福顺在看到自己妻子又开始絮叨后,连忙摆摆手示意刘翠娥赶紧把豆浆喝了送孩子。
帮助乡亲们也是他应该做的,毕竟平日里自己不在家,自己的父母、妻儿可承蒙了不少乡亲们的帮衬。
在刘翠娥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小学的时候,赵福顺收拾完碗筷后就往农业合作社的集合地点赶去。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