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直入主题(1 / 2)
第905章直入主题
定下了教习堂的两位新师傅,朱慎锥的神态显得很是高兴,接着继续和孙承宗就刚才的话题闲聊了几句。
“先生身为东林一脉,对于东林中各人自当了解”朱慎锥说着说着突然问道。
孙承宗心中微微一动,他表面平常回道;“回陛下,老臣虽是东林一脉,可并非传言那样,说起来老臣这个东林党只是因为先首辅方汝愚缘故,老臣同方汝愚私下交好,而方汝愚又是东林之人,就此就被算在了东林党中,其实从实际来看,老臣只是挂了个东林的名头罢了。”
朱慎锥当即笑了起来,孙承宗这话倒也没错,孙承宗和方从哲是好友,而方从哲是当年的内阁首辅,东林党的中坚和大佬。因为他们私交的关系,孙承宗就被算到了东林党人中,可实际上要说孙承宗是东林党还是有些勉强的,但他从来也没否认这点,毕竟孙承宗当官当的晚,而当时东林党的势力庞大,他在朝中做官如没有点背景是根本坐不稳这个官的。
再加上后来孙承宗当了天启皇帝的老师后开始发迹,一跃成为了大明蓟辽督师,由此当上了朝廷重臣。
那时候魏忠贤开始冒头,以魏忠贤为核心的阉党逐渐形成,而魏忠贤为了帮助天启皇帝巩固皇权,采取了打压东林党的举动,东林党开始受到了强力压制,为了和魏忠贤对抗,东林党也看上了孙承宗在天启皇帝面前的超然地位,为此拉拢孙承宗为东林党所用,以同魏忠贤抗衡,就这样孙承宗就成了东林党的一张招牌。
“不管如何,天下人却不这么认为,恐怕先生自己也难解释清楚吧”
孙承宗默默点头,朱慎锥说到了关键,自他同方从哲交好开始,自己身上东林党的痕迹就洗脱不了的,无论实际情况如何,天下人看待自己就是东林党,而孙承宗也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叹了口气,孙承宗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老臣唯本心尔,是东林如何,不是东林又如何老夫也无需分辨。”
“这话说的倒也不错。”朱慎锥点头道:“可有些事并非人意,身不由己也无他法。当年先生受先帝重用,执掌辽东,背后固然有着东林出力,可之后先生离开辽东,同样也因东林的缘故。”
孙承宗轻叹了口气,是啊,成也东林败也东林,假如没有东林党的背景,他当年当不了这个蓟辽督师,可问题也因为东林党的缘故,他孙承宗最终卷入朝堂纷争,被迫离开辽东,不能说一个遗憾。
可问题朱慎锥怎么突然提到这些往事了当年的事都过去好多年了,眼下自己已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虽再次被召回京师,还当上了教习堂的总师傅,可他孙承宗却没在朝廷继续担任实职,朝堂上的一些事已和他无关了,而他平日除了每日入宫给太子、宋王授课之外,回府后基本不见外人,更不同京中官员来往,今天朱慎锥一番话绕来绕去,话题始终不离东林二字,这让孙承宗似乎想到了什么。
正当孙承宗若有所思的时候,朱慎锥开口问了他一个问题,就是询问他作为东林党人,对于东林党究竟是怎么看的,尤其是东林党目前在朝堂和地方的各方面的作为和看法。
随着朱慎锥这个问题的问出,孙承宗心里猛然一紧,微微低头琢磨着朱慎锥究竟想干什么。难不成朱慎锥今天见自己并非教习堂一事,也根本不是要和自己商议教习堂师傅人选其真正的目的是打算向东林党下手了
一直以来,孙承宗心里清楚朱慎锥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以武力登上帝位的皇帝怎么能和普通的皇帝相比呢东林党自成立以来,对国家的影响极大,而且这数十年来在朝堂和地方盘根错节,已成了不容忽视的一股政治势力。
虽然天启、崇祯两朝,对东林党都有打压,尤其是前者用魏忠贤差一点把整个东林党一网打尽,可最终东林党还是挺了过去。而且作为东林一脉的孙承宗比外人更清楚东林党的潜力,东林党真正的力量除去朝堂外更在地方,尤其是江南各省尤为如此,再加上同地方士绅、商人的结合,更导致东林党的力量极其庞大。
面对皇帝的询问,孙承宗也不能不作答。他思索了片刻,就东林党的实际情况向朱慎锥解释了起来。孙承宗没有遮掩粉饰,实话实说,以较为公正的角度讲述了他对东林党的看法。
孙承宗告诉朱慎锥,东林党实际上只是一个以学识和政见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一群读书人学派罢了,并非真正的党派。东林党的起源是东林书院,而东林书院创于北宋政和元年,但后因为战火被废弃,直到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重修书院,并在此讲学后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