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侠之大者(2 / 2)
比如给予佛门、道教等玄门中人一些类似于明教的扶持政策,可以由官府划定一些地方来建立相应的玄门学堂,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们广泛开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广宗教教义。
也不能光让明教一家子做这种事儿,道门佛门都可以参与进来,有竞争才有动力嘛。
当然,学堂里的教材教义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由朝廷全面监管。
教人向善互助之类的可以留下来,真要天天不干活儿就在那念经还是不行的。
甚至于看到了旁边的绵阳君之后,赵恒就一拍脑袋,让新的司农监监正也来参和进入那些基础宗教学堂的授课事宜。
教大家怎么种地,怎么优选良种培养蔬菜瓜果,怎么让粮食收成更好,这事儿绝对有的搞头。
绵阳君培养出来的那种大白菜就是青菜的变种,产量高,个头大,汁水丰盈,清甘爽口,绝对可以说是好菜。
以后可以想办法多培养一些优良菜系,乃至于五谷粮种也是可以花费心思多培养一些产量高的品类。
真把这事儿做成了,大司农可真就是功德无量的。
而对于那些帮派,也可以筛选一些有修为的弟子加入各州府兵,甚至于想建功立业的加入御营大军,修为精深的直接充入殿前班直.
当什么大侠啊,侠以武乱禁。真要闯出一番名声,去从军打金人,那才是建功立业的正途。
为此,摄政王还专门叫官府准备了三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牌匾。
两面给了蜀山派和峨眉派,这两派是在群妖攻宋祸害乡民的时候辅助官府四处捕杀妖兽出力最多的宗派。
第三面则悬于绵山,明昭天下:天下侠者,若有公认最有名声,为天下百姓做下最多功德的,当以此匾赠之,以示朝廷亦有侠义之心,与诸侠共力共勉。
为了这么一块匾,摄政王甚至于还专门搞了个大宋侠义英雄榜出来,甄选蜀地以及全国各处那些声名卓着的游侠,列于其中,以示公平。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其他的地方暂且不说,倒是在蜀地游侠之间的确引起了轰动。
话说游侠这个群体历来其实跟朝廷都不怎么对付,因为侠以武乱禁是真正切实存在的矛盾。而大宋历来对于蜀地游侠的整体政策是偏向于打压的。
就跟以前的食菜魔教一样,这群人总归是属于社会不安定分子。
而现在这么个牌匾和侠义英雄榜一出来,有见识的人都知道,朝廷是想要以更怀柔的政策来掌控游侠这么一个群体,算是想要正式插手江湖之事。
有些人对此比较反感,有些人保持中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却又踊跃兴奋起来。
且说,游侠们行侠仗义,图的是什么?是名声!!宋人重名,对于游侠来说,名声更是大过一切!
那么什么名声比得上经过朝廷“官方认证”过的呢?
……
总之,经过一系列操作,朝廷或是拿出官位、或是拿出名气、或是拿出部分基层权柄来笼络世家、帮派、游侠这些群体,倒是还是大大减轻了土断清田工作的阻挠。
这也是一种利益交换,但是也的确是朝廷可以拿出来,以至于可以将土断丁亩这个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执行下去的助力。
而蜀中名门、唐时宰相虞世南之后,今年才19岁的虞允文作为虞家的年轻代表与摄政王一番奏对之后,当场就被加了从七品监察御史领兵部员外郎的差遣。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摄政王在千金买马骨,而且那虞家小子也的确是素有才名,不过这番表现,还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一点:
朝廷此番对于川蜀之地的安抚,是有着十足诚意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