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人才冗余是主因,独战天下悲剧生(1 / 2)
胡亥深深地叹息一声,感慨地说道:“从古至今,每朝每代的皇帝都会不自觉地促使皇子们参与到激烈的夺嫡争斗之中,哪怕这样做有可能导致国家根基不稳、动荡不安,他们也毫不顾忌。追根究底,其背后的缘由无非是为了舒缓由于朝廷官职数量有限,但人才却如泉涌般不断涌现所带来的严重冗员压力。”
站在一旁的秦子玉听闻此言,不禁陷入沉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认同胡亥所言非虚。
需知,在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想要化解人才过剩这一难题,唯一可行之法便是借助残酷的战争来进行消耗。毕竟,战火纷飞之际,无数生命消逝于沙场之上,那些多余的人才也随之成为历史的尘埃。
虽说开疆拓土能够拓展领土范围,看似增加了发展空间,但实际上对于解决人才冗余问题并无太大帮助。它仅仅是将统治区域扩大化,从而提升了整个政权应对风险和失误的容错能力罢了。
可一旦天下重归太平盛世,情况便截然不同了。此时,培养人才的机制与体系将会日益完善且趋于成熟。与此同时,因战乱而能有效消耗人才的途径不复存在。于是乎,大量优秀的人才犹如潮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涌现出来。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员体系却始终保持着固定不变的模式——一个职位对应一个人。
如此一来,在原有的以功绩作为衡量标准的正常升迁制度下,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晋升者常常会遭遇困境。即便他们功勋卓着、表现出色,但由于上级职位已满,无空缺可供安排,最终只能无奈地停滞不前,无法获得应有的晋升机会。
如此这般,源源不断涌现出的新鲜血液和杰出人才,便只能陷入漫长而无尽头的等待之中。他们怀揣着满腔抱负与才华,却无处施展拳脚,空有一身本领却报国无门。
与此同时,当天下重归太平之世后,军队方面的各项装备配备也在逐步地得以完善。无论是精良的武器、坚固的盔甲还是先进的战术战略,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与改进。
即便周边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邻国贸然挑起边境争端,妄图以卵击石,但在强大且稳固的大一统帝朝边防面前,它们的这点小动作仍旧难以掀起丝毫波澜,更别提动摇这坚如磐石的边防防线了。
于是乎,原本通过战争来化解人才过剩问题的途径就此被堵死,毫无施行的可能性。毕竟随着军队体制的持续优化以及相关制度的日益健全,每一场战争所需要投入的保障成本都会呈直线上升之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方雄踞天下的帝朝,其财政实力纵然雄厚无比,也实在无法承受因大规模战争导致的高额阵亡抚恤金支出。如此一来,大量的人员伤亡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将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自大一统帝朝正式建立以来,所有发生于局部地区的战争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一种作战模式——即以充足的物资消耗去替代巨大的人员伤亡。然而,这种看似巧妙的战争策略却存在着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难题,那便是令人咋舌的战争成本问题。
说得直白些,如果轻易发动一场战争,那么此前历经数代人努力奋斗积累下来的长达百年之久的建设成就,极有可能在转瞬之间灰飞烟灭,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