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72章 家国天下

第472章 家国天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或者说,中国的情况,太过特殊了。即便是从西方学习来的制度,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走自身特设的道路。纵观历史,在需要变革的时代,总是会有英豪应时而出。不论其个人的成败,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多数力量的推动。

王安石、张居正,甚至是洋务运动那一批人,有没有做出一个好结果是一回事,但总是做了,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因为他们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历史记录下了他们,后人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就个人而言,换成是我在那个时间节点,即便是穿越者,也未必能比他们做的更好。

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政治智慧,就算开了天眼通,知道历史的走向,置身其中时,依旧会四处碰壁。

书看多了,真就是会产生这种无力感。只能说,开国群真牛逼!

只能说,在民族命运的节点,开国群出现了,民族之幸也。

儒家的目标是远大的,这点没得说。天下大同,何其超前。

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一点一点的移动,哪怕在移动的过程中,看不到任何变化,如同愚公移山,又如月球在一点一点的离开地球。

明白这个道理,再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那就一点都不觉得突兀了,反而觉得,正当其时。

作为穿越者的贾琏,一直在努力的推动睁眼看世界,不是说西方有多好。而是孟子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和国家,走不远的。

因为真的打过十七国联军,所以,某国的军事力量设计的时候,就是奔着单挑十七国甚至更多国家去的。

这个国家诞生之初,外部环境过于恶劣,只能往最坏的情况去想。事实证明,想对了。

“天朝上国,不是嘴里说说的,得让别的国家认才行。周边小国认了还不算,还要让更远的西洋各国认才行。微臣所思所想,不外如是。”贾琏非常坦诚的向皇帝道明内心的真实想法,承辉帝听了深以为然:“卿之所想,朕知,朕信。”

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是能看到的,皇帝也看到了。如果一个人只图私利,做不到贾琏这个程度。

没有公心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不到,皇帝还能看不到

“国有陛下,国之幸也,微臣能得陛下知遇之恩,微臣之幸也。”贾琏这次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觉得,承辉帝比其他皇帝要强很多。能在承辉帝统治国家的时期出现,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

“好了,你我君臣之间,不必如此。”承辉帝听了他的肺腑之言,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贾琏如此的年轻,却能体会圣心,相比之下,满朝文武,知朕者无数又如何,做出来的事情,却不能体谅朕心。

“家国天下,家在前并无错,只是,过犹不及,中庸知易行难!”

贾琏颇为感慨,其实儒家有些东西是真的不赞,就是吧,绝大多数人都是只说,不做。

王阳明跳出来振臂一呼【知行合一】,然并卵!

可是真的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又真的会有无数人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和民族。

那么回到贾琏的视角,儒家是成功了呢还是失败了呢

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成败】二字能说的清楚的,很多思想深入骨髓了。

所以,贾琏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国人看到工业的力量。而不是去碰体制。

当工业的威力发挥出来后,很自然的诞生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到时候,他们会去推动社会的变革。

贾琏相信一点,有五千年存续的文明垫底,工业化的华夏,一定不会像昂撒人那样。

“卿回去好好想一想乡试的题目,卿,朕是要大用的!”承辉帝再次给出了承诺。

贾琏不假思索道:“不用多想了,乡试考题之首为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言绝对没有错,有错也是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错。”

告退出宫,贾琏先去了内阁,见了张庭恩,得到只是简单的点头和一句话:“回来了就安心准备做乡试主考!”

贾琏笑道:“主考能有啥准备的,恩师还是多考虑一下,乡试的考试范围吧。”

张庭恩停下手里的笔,目光锐利:“怎么,你的贾氏实学还想纳入考试范围”

贾琏笑嘻嘻:“如果可以,自然是最好的!”

张庭恩冷笑道:“你要作死,别拉上为师!滚吧!”

贾琏笑了笑,走了。

有个事情贾琏倒是一直在关注,那就是贾氏实学的教材,这玩意卖的如何。

想知道卖的如何,自然是要去找贾蓉。

贾氏书店在京城从草创至今,已经成为了行业魁首。虽然那些盗版的家伙该死,但贾氏实学的内容,却依旧通过盗版让更多的人看到。

“二叔不回家,怎么到这来了”贾蓉很是意外,他把书店作为大本营,自然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

卖书,总是有点道德上的优势。

“我来看看,贾氏实学的教材卖的如何”贾琏说明来意,贾蓉却有点尴尬道:“卖的一般,最初印的五千套,现在还剩几十套。”

贾琏却一点都不失望,惊呼:“都卖的差不多了真是好消息!”

贾蓉道:“二叔,书店卖别的书,那都是一年上万的算,区区五千册,都一年多还有剩下,就这还算上了技工学校的课本。”

贾琏依旧不在意的摆摆手:“不打紧,京城卖五千套,全国范围内,盗版肯定卖的更多,只要有更多的人看到,就是好消息。”

贾蓉一听这说法,倒是没有争执道:“如此说来,总销量还能翻几倍。”

这个时代的书是很值钱的,买回去,真的会看。说的惨一点,获得知识的渠道,太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