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 第271章 褚时钰身死的命运8

第271章 褚时钰身死的命运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褚时环走到门口,就听到礼部尚书在告诫沈玉琴:“…不可和离…”

恍然他就明白了,原来当他有望皇位时,都不需要他维护,礼部沈家自发就会攀附他。

现下在礼部尚书眼中,比起与亲孙女的血脉亲情,沈玉琴更大的价值是作为他们之间的纽带,至于纽带本身的悲欢,并不重要,沈玉琴只需活着,维持住皇子妃的身份…

换上正式的皇子服饰,褚时环坐到宴厅的主位,褚时玹、秦焘坐在左右,众大臣位于下列躬身行礼。

这一刻,褚时环内心对权力的渴望到了顶峰,眼前的一切仿佛是将来他坐上龙椅的预演!

内心澎湃着,但面上仍然是悲痛,褚时环知道,如今这些大臣会投向他,是因为别无选择,他要做的就是把握时机,让他们真正归顺。

可一时间,褚时环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先做出谦和的模样,记忆中,父皇是怎样的…

“父皇刚仙逝,又闻大皇兄遭遇,直让本宫心如刀绞,若有失态,还请各位大人谅解…”

“孝悌之心乃人之常情,殿下不必介怀。”

褚时环点着头悲声道:“不论如何,还需寻大皇兄回来,活要见人…”

“自是不会怠慢的,豫省上下,以及大河沿岸都在寻找…只是袭杀者手段毒辣,唉…”

户部摇头叹道,心中是不抱多少希望。“如今康王生死未卜,府上的几个小公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起这个…五殿下还未有子嗣…”吏部尚书含混不清的说:“臣等心知殿下德行兼备…可没有子嗣,怕是难安天下民心啊…”

两个尚书一唱一和,褚时环也听明白了他们的言下之意。

吏、户部两家都有女眷嫁入康王府,也都生下了儿子,他们便是凭着姻亲所带来的利益关系,才与康王紧密相连。

如今康王出事,吏、户尚书自然是更想扶持自己的亲外孙,但康王的孩子都还年幼,无法自立,只能凭母族及康王的余威支撑。

可若捧出一个小公子为新主,另一方又凭什么鼎力支持?要是单打独斗,又如何能胜得过如日中天的江南一派所支持的褚时琪?

所以,他们需要求同存异,接着齐心协力的将褚时琪斗下来,如今褚时环就是这个能维系合作的选择。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需要与褚时环互通有无,扯上能祸福与共的关系。

现下事态紧急,最快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让褚时环承诺,赋予康王的几个孩子继承人的资格,既能安抚收拢康王其他旧派,又能将未来的利益之争留到将来。

褚时环不禁泄露出几分难色,这两个狡猾之臣是要他将来的继承人,涵盖康王的几个孩子?还是,只能从吏、户部的血亲外孙之间选?

那将来,他自己有了孩子呢?

“五皇子殿下还未年满双十,大婚也不过一年,诸位大人担忧得太远了吧?”

礼部尚书语气平和的出声打断:“何况康王境况还未定论,现在就为小公子们考虑,未免…有些越矩了。”

几个重臣短暂对视,确认彼此的态度。

礼部沈家也不是小家族,已有亲孙女做了五皇子正妃,自然不可能把将来的利益拱手让人。

户部尚书语气和善道:“我等心忧大夏将来,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沈大人言之有理。”

在主位的褚时环看得分明,吏部和户部是妥协的态度,透露出的是,礼部沈家有资格参与未来的利益之争…

“你们一直唧唧喳喳说什么呢?不该讲讲怎么对付褚时琪吗?”

左侧的秦焘一条腿架在桌上,任谁都看得出来是不耐烦了,直言斥道:“要是赢不了褚时琪,说再多都是狗皮!”

几位大臣不由得老脸一红,虽还是认为有必要先约法三章,但这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明说的。

“秦焘性子急了些,诸位大人莫怪。”褚时环露出笑意,也松了口气。

“哪里的话,长泰郡王不拘小节,臣等都知道。”

几个大臣当即下了台阶,不过是一句话,自然是不能与长泰郡王计较!他们反而担心,秦家军一脉与当下的图谋利益牵扯最少,长泰郡王若是一个不高兴,撂挑子走人,他们可就少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说吧,你们有什么谋略?”

秦焘问完自己就提了主意:“要本王看,干脆直接召集兵马杀进京城,把褚时琪关起来,反对者杀了,再让时环登位就行!”

“嗯…”吏部尚书也进入正题,对长泰郡王反问道:“那这兵马方面…长泰郡王可能调兵遣将?”

秦焘顿了顿,露出有些不确定的神色:“按理说,未得召命秦家军是不能调动的……”

“当下八皇子德不配位,由五皇子殿下出面调动,便也是师出有名了。”礼部尚书出声劝道。

“嗯,本王也是这般想的,我娘亲已经写信给父亲了,若是父亲同意,秦家军应当就能开拔。”

秦焘干脆的点头,又说出问题所在:“但还有一事,秦家军虽然兵强马壮,但军资粮草只有不过一季的存量。”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时所耗粮草至少是平日的三倍,也就是说秦家军还未到京城,粮草恐怕就消耗殆尽了。还有军资、器械等等,原本是由兵部负责,可兵部如今态度不明。”

针对这问题,户部尚书笑了:“大夏最大的产粮之地就在豫省,要调集金银、粮草,臣这个户部尚书还是能统筹的。”

吏部尚书也点头道:“两河流域及北方城镇,臣可去信知会,秦家军行军便能畅行无阻,再尽可能调配沿途官吏充当后勤。”

“好!那不就妥当了?等万事俱备了,打进京城就是!”秦焘兴致勃勃的拍桌。

“这个…最好先写檄文昭告天下,宣扬八皇子劣迹,取得正义之师的名义。”礼部尚书连忙道。

“那是你们文官的事儿,秦家军行军还得一两个月呢,赶早不赶晚,你们去办就行了!”

秦焘说着就站起身,对褚时环说:“我对这些没啥兴趣,出去活动活动,你们接着聊?”

褚时环哭笑不得,点头应了,秦焘虽是不拘小节了些,但如今却是最让他安心的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