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乡试开考(1 / 2)
八月初九,大周二十三年江州乡试之日开考。
贡院外,人山人海。
相比于院试前来看热闹的人更多。
是因之前宋池在院试时成为案首引人瞩目,这一次他将带着三十六人参加乡试。
其中二十八人是他带着通过院试,另有八人则是后来又加入东林社的考生,他们以通过院试多年考乡试不中。
投门问路找到宋池。
人们更关注的是宋池还能否继续院试时的辉煌。
乡试作为科举正式试,规模跟院试完全不同,要求也严格了许多。
乡试要连考三场,每场间隔三日,要连考九天。
考题量及考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对考生所学知识,心理素质,乃至体力都有很高要求。
比如第一场,便是考对儒家经典阐释,考的还是四书五经,但要作七篇文章。
寻常考生连一篇都难写下更何况是七篇。
这才是真正的科举。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通过乡试便是举人,便有做官资格,这便是对通过者的最大褒奖。
贡院门口靠左位置,已有一帮人聚集,为首者是一个年轻人,他模样俊朗,身材修长,他就是南都书元清亭客社首段云舟。
年仅十八岁就已有秀才身份,被誉为南都书院第一学子。
可现今这个名头已经被宋池夺去了。
宋池不过十六岁,就已连中三元,若能在乡试中成为案首,便是连中四元。
同年连中四元,在大周也绝无仅有。
段云舟今年也参加乡试,并且在院试结束后,他就已放言,他会在乡试中夺得案首。
自院试结束装晕成为笑柄,他便销声匿迹,闭门不出。
他要在乡试上一雪前耻!
段云舟身后尽是清亭客参加乡试者,有近五十余人。
参加乡试人数比之院试人数要少很多,仅有五百多人,而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三十岁以上,乃至四五十的人。
他们参考多年不中,已经没有潜力。
像这样的“往届生”,清亭客根本看不上,他们培养的是三十以下,第一次参加乡试的人才。
整个江州仅是清客亭参加乡试的人数就有五十余人,其余还有众多也有意跟文党走近,可想而知文党在江州的影响有多么大。
可现在却因宋池的横空出世,已经能够威胁到文党在江州地位。
所以宋池此次考试必会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