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情况完毕(2 / 2)
“目前发展主要依靠着农业,我们正在帮助其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争取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知识分子,帮助阿富汗斯坦汗国脱贫致富。”
至此目前奥斯曼所有势力范围之内的情况,阿雷·斯特就听完了。
其中阿富汗斯坦汗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区:一是有海岸线,便于与外界交流。
二是境内有超过一多半人口,是原印度人口,双方之间之前还有些许的仇恨。
三则是他们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是以同盟的方式加入圣战,成为奥斯曼的“小弟”的。
和西伯利亚汗国与中亚突厥汗国这两个完全由奥斯曼人控制建立的国家,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现在第一就是穷兵黩武,以印度威胁论,迫使阿富汗斯坦汗国保留大量军队的同时,还要接受奥斯曼的驻军。
而因为抱有大量军队的原因,造成沉重的负担,使其无力发展国内的经济,通过一步一步的控制,最终使阿富汗斯坦汗国成为一个新的突厥文化继承者。
到那时就可以兄友弟恭,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一个政府就够了。
“驻扎在阿富汗斯坦汗国境内的士兵一定要多多注意。”阿雷·斯特语气严肃的说道。
“任何行动,以及可能会被过度解读的行动,都必须在得到命令之后才允许行动,未得命令擅自出动者,军法绝不容情。”
“请陛下放心,臣下必定会严格约束当地驻军,促进两国深入化交流的。”埃夫利克·曼弗瑅点头应道。
“阿富汗斯坦汗国的苏丹目前可有没有什么异动?”阿雷·斯特问道。
在阿雷·斯特的预想中,作为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而上位的君主,哪怕现在年迈了,也不会说让国家的大权旁落。
毕竟奥斯曼人搞奥斯曼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因为处于战争情况下,刚刚结束与德国和其同盟的战争时,奥斯曼虽然将印度河以西的领土交给了阿富汗斯坦汗国。
但是也让他们更改了国名,更重要的是印度河以西的领土是属于印度的,而奥斯曼和印度之间并没有签订任何条约。
从国际法上来说,印度河以西的领土在法理上还是属于印度的,而阿富汗斯坦汗国根本不是英美两国的对手。
所以才被迫接受了奥斯曼帝国的驻军,而奥斯曼打的什么主义,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现在有共同的敌人,所以说……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阿雷·斯特自己都害怕那一天突然阿富汗斯坦汗国就反水加入美国阵营了。
阿雷·斯特也相信阿富汗斯坦汗国是不愿意被奥斯曼所吞并的。
“陛下,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特别的动静,不过召见官员的频率却有些许下降,还没有查明原因。”埃夫利克·曼弗瑅恭敬道。
“已经加强了监视力度,绝不会让局势脱离我们掌控。”
作为一国的领袖,任何变动,哪怕没有确切的证据,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一言一行,对于国家来说,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动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