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王位大批发(1 / 2)
鸿门宴后,项羽大军西进,屠毁咸阳,杀死了子婴,焚烧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项羽想搜求之前秦国保存的先代兵器而不得,想掘开秦始皇的坟墓而不果,就搜罗了府库的财宝、纵兵掳掠妇女,满载而归,这便准备率军东回吴中楚地。
韩信就劝项羽:“关中阻山带河,四面关塞,土地肥饶,可在这里建都,以定霸业。”
项王想了想,说宫室都已烧毁,残破不堪,不知道多久才能恢复。我旗下的兵士都是江东人,大家推翻了秦国,都怀念故乡,我们还是拔营向东吧!
秦楚虽有多次联姻,但秦楚对天下的看法和政治的看法并不相同。
其实六国之间,只有秦国是热衷天下一统的。统一的天下也不再通过分封的方式进行治理,而是采用郡县制来实现权力的集中。
但是六国的人,却并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尤其是王族和贵族,都非常排斥这种由咸阳派来郡守县令治理国家的形式,他们声称,还是自己这些人最懂得乡土,如果哪怕没有国王,但是治理国家还是要自己这些本乡本土的人来做才是最好的。
所以陈胜首义,天下动荡,各地都有人起兵。但是这些起兵的人,最大的理想也不过是割据一方。大多数人并没有一统天下的理想。
现在大秦覆灭,正是该分配战果的时候,项羽上面还有一个傀儡的楚怀王,走形式也要问一下。手中没兵没地的楚怀王说:上将军您看着办吧!
这样项羽就召集了诸侯将相一起来定调子,最后的方案是,效法周天子的模式,给楚怀王一个义帝的称号:“我们最初发难的时候,一时权宜,暂时拥立诸侯后裔为王,以便讨伐秦朝。但是这些诸侯后裔哪有真正立过功劳?披坚执锐,风餐露宿,不畏矢石的,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籍。消灭秦朝,平定天下的,都就是咱们这些人。义帝没有功劳,就该瓜分他的土地,封大家为王。”
分的是义帝的土地,大家当然都说好!于是在一番计划之下,全新的诸侯名单就拟定出来了:项王、范增疑心沛公将来占有天下。(不想让他称王关中,)但既已和解,又怕违背原约,诸侯反叛,他们就暗中商量说:“巴、蜀道路险恶,秦朝被迁徙的罪人都居住蜀地。”于是就(扬言)说:“巴、蜀也是关中地区。”所以封沛公为汉王,称王于巴、蜀、汉中,建都南郑。而把关中分为三部分,封给秦朝降将为王,阻挡汉王。(防止他将来向东方出兵。)
1、刘季为汉王,但是给的并不是汉水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带,而是声称巴蜀也是关中,把刘邦封到了巴蜀;
2、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
3、长史司马欣,曾对项梁有过恩德,又曾经和章邯一起带兵刑徒军,就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
4、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
5、魏王豹为被封为西魏王,把封地迁徙到河东,建都平阳。
6、瑕丘申阳是张耳的臣下,攻下河南有功,在黄河岸边迎接楚军,封为河南王,建都雒阳(洛阳)。
7、韩国后裔韩王成仍以旧都城为都,建都阳翟。
8、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屡立战功,封司马卬为殷王,称王于河内,建都朝歌。
9、赵国后裔赵王歇为被封为代王,辖区从巨鹿郡迁往代郡。
10、赵相张耳随从项羽入关有功,封张耳为常山王,称王于赵地,建都襄国。
11、当阳君黥布为楚军将领,勇冠全军,所以封黥布为九江王,建都于六(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