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一路艰辛(2 / 2)
所谓瘴气?王九冥思苦想后,早在山东赋闲时,就已明白:
那是腐烂植被释放的甲烷,与湿热空气混合形成的浓烈毒雾。经历过非典与新冠的他知道,那玩意里有大量病菌!吸入后引发急性肺水肿,令人呼吸时\"每口呼吸都像吞火\"。
王九唯一能做到的准备,就是七月就在长兴岛生产棉纱口罩,丛林行军给将士们都配上。
可是,不成熟的口罩技术,丛林温热的天气,加上高强度的行军!让将士们苦不堪言。
口罩露棉,湿漉漉、粘乎乎的成天粘在口鼻上……
若非严酷的军纪,与毒瘴恐怖的传闻!没谁愿受这个罪。
总有人不堪忍受!偷偷取下口罩。于是,这些人成了对其他人最好的教育:突发肺病身亡。
2.垂直气候
昼夜温差达二十度(白天三十几\/夜间十多度),人体昼夜经历脱水与失温双重打击。
这点,王九还真没事先想到,更没做好防范:将士们都穿着单衣单裤!别说厚衣服与棉袄,连甲胄都需要从别外途径补给。
唯有宿营多烧水,除此就靠身体硬扛!很多人由此感冒……
3.吸血生物
每平方米密布300+只山蚂蟥,士兵绑腿渗血染红绑腿,伤兵伤口甚至能被蛆虫蛀空。
王九想到过蚂蝗,因为前世的他看过《中国远征军》的战史,但他真没想到有这么多蚂蝗……
其实王九已经有很严密的准备!
油布绑腿:取闽南船帆废料浸透桐油,裁成三尺长、一尺宽布条。士兵将小腿至膝盖缠绕三匝,用竹制搭扣固定,既防蚂蟥攀附,又能避免毒藤划伤。
可是,一是这么包着在湿热天气行军,还是每天的强行军!腿脚真的不舒服。二是这蚂蝗实在太多,他喵的连树上都有。
每天都在减员……
二、致命疾病连环爆发
4.瘟疫
体虱传播的回归热,能导致持续高烧,患者出现谵妄后两天内死亡。这个,王九前世在远征军战史里见过,但印象不深……
如今的印象太深了!只能一再强调卫生,但持续野外强行军,哪能做到那么卫生?
每天因而减员……
5.恶性疟疾
按蚊传播的脑型疟疾…致死率90%,杜聿明回忆录记载士兵:\"走着路突然栽倒就没了呼吸\"。
好在有此!
王九事先准备驱虫药包:按《瘴疠录》载,将艾草、鱼腥草、雄黄以5:3:2比例缝入粗麻布袋,夜间悬挂在营帐四角。宿营时整营的艾香……
三、生存资源
6.水源陷阱
看似清澈的溪水,却含大量腐殖酸和寄生虫!饮后引发霍乱,新22师因此减员1\/3。
远征军先烈用生命谱写的战史,使王九想到了疍民的生存智慧!并早已推广全军……
蒸馏净水装置:双层铁锅下层装河水,上层悬空置陶碗。煮沸后蒸汽在锅盖冷凝,沿凹槽流入碗中。
每套装置日供净水十升,可供十人饮用!不够就只能渴着。绝不允许喝生水……
7.装备瓦解
湿热天气!令强弩的弓弦在严重受损中,而火铳已出现锈斑,油纸严包下的火药在开始受潮……
四、地理绝境
8.死亡迷宫
远征军战史:磁场异常导致指北针偏差17°,先头部队3次绕回原点,200师某连7天仅推进9公里。
冥思苦想回忆起来的王九,他的应对是:
1密道图收购:通过播州马帮中介,以每幅20两银高价,购入三条秘径。图中标注的\"猴哭岭\"等,只有当地人才知的参照物。
2导航标记:每隔百步用红漆在树干画圈,夜间改用萤石粉标记。斥候配备改良罗盘(磁针用鲸油密封防潮)。
3情报验证:派三组探子分走不同路线,及时传信!约定在乌江渡汇合,比对路径差异。
9.土司兵袭扰
各地化装成山民土司兵,还要经常来袭扰、捣蛋。
……
十一月十三日。
当衣衫褴褛的叫化子,一群群夜入重庆北岸时,还有战斗能力者不足一千,全须全尾者不足一千五百人,余皆或病或伤或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