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君臣商议蜀军将,皇甫家一门两将(2 / 2)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群臣纷纷寻思起来,皇甫士素乃是皇甫仲容的弟弟。
皇甫仲容治军极为严格,他所率领的朔方军常年驻扎在北境贺兰,在朔方军中威望很高。
苏敬接着说道:“陛下,皇甫士素有着丰富的从军经历。他曾在朔方军担任都尉一职,跟随其兄皇甫仲容在北境积累了骑兵作战的经验。而且,他还在蜀军担任过副将,对蜀地的地理环境、军事布防以及蜀军的作战风格都十分熟悉。
如今,皇甫士素在禁军任职,更是磨炼了自身的统御能力。由他来统帅蜀军,实乃上上之选。”
嬴安坐在龙椅上,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他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苏敬的提议。
皇甫士素的履历十分亮眼,他既有在北方骑兵作战的经验,又熟悉蜀地的情况,由他来担任蜀军将领,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如今蜀地存在着公孙家和折家这两大家族。折叔琮刚刚病逝,但折家在蜀地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公孙家亦是蜀地的名门望族,在当地拥有着极高的威望和庞大的影响力。
虽然嬴安相信公孙家和折家对大秦的忠诚,但他更明白权力平衡的重要性。倘若让皇甫士素这样一位客将统帅蜀军,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蜀地的两大家族,从而维护大秦在蜀地的统治稳定……
嬴安在龙椅上沉思片刻后,终于缓缓点头,声音洪亮地说道:“朕准了。便任命皇甫士素为蜀军将领,即刻赴任。”
嬴安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上回荡着。
群臣一听,纷纷跪地叩首,齐声道:“陛下圣明!”
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意味着皇甫家族即将迎来辉煌时刻,一门两将,这在大秦可是无上的荣耀与风光。
从此,皇甫家族无疑将成为关西新贵,在大秦的朝堂和军界崭露头角。
随着大秦复兴已过去二十五载,关西士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四个颇具影响力的大家族。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后李长离庇佑的扶风李家,李长离身为太后,虽然平日里温柔贤淑。但她在朝堂背后,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为扶风李家撑起了一片天,让李家子弟在大秦官场中顺风顺水。
沙西张家也不容小觑,出了张长庚和张骁两位名将。这使得沙西张家声名远扬。
蜀地公孙家则有太妃公孙妙音庇佑,家族中还出了无当军将领公孙弘纲。这使得公孙家在蜀地的地位根深蒂固。
还有蜀地折家,有皇后折玉儿庇佑。折叔琮在世时,为大秦镇守西南疆,折家荣耀至极。如今折叔琮虽然病逝,但折家的根基依然深厚。
而如今,皇甫家族一门两将,皇甫仲容坐镇北境朔方军,皇甫士素即将统帅蜀军。这无疑让皇甫家族成为了关西士族中的第五个大家族。
群臣们心里都清楚,秦皇嬴安此举有着制衡之意。这几大家族在关西各有势力,相互之间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秦皇让皇甫家族崛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势力格局,避免某一家族过度强大而威胁到皇权……
朝堂上那些出身关东士族的官员们,此时则在心里暗自叹息。关西士族人才辈出,一个又一个家族崛起,他们心中满是羡慕与无奈。
一位年长的关东官员微微摇头,低声对身旁的同僚说道:“关西人才辈出,各大家族势力渐强,何时我关东也能有这般威风啊!”
身旁的同僚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轻声回应道:“我等也不可妄自菲薄。如今关西风光,但我关东也不乏有才能之士,只是尚未有合适的机会崭露头角罢了……”
然而,他的话语里虽带着几分自我鼓励,却也难掩语气中的失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