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朝堂之中议清洗,秦皇迟疑太妃访(1 / 2)
三日后,咸阳刑场上一片肃杀之气,阴沉的天空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腥而默哀。
密谋的汉室小团体连同其三族,上百号人被如狼似虎的士兵们押解至此。这些人神情各异,有恐惧绝望者,瑟瑟发抖地瘫倒在地;有悲愤不屈者,双目圆睁,怒视着周围的一切。
刑场四周早已围满了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既有对这些谋逆者的唾弃,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监斩官身着威严的官服,手持令牌,立于高台之上,眼神冷峻地扫视着台下的人群。
按照秦皇的旨意,那些相关的女子,被巡捕们从叛逆中挑选出来。她们一个个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这些女子早已送进调教司调教,等调教完毕,貌美且无孕者将沦为白玉奴,相貌一般的则成为官妓。
剩下的人则被驱赶到行刑台前,他们的手脚被绑得紧紧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明晃晃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监斩官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尔等犯有谋逆大罪,背叛大秦,罪无可恕!今日,便是尔等伏法之时,以儆效尤!”
台下的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呼和叹息声,那些即将被行刑的人有的开始哭泣,有的则大声咒骂着。
其中一个年轻人怒目圆睁,对着监斩官喊道:“我们不过是想要复兴汉室,何罪之有?你们大秦不过是篡夺了天下,迟早会遭到报应的!”
监斩官冷笑一声,说道:“休得胡言乱语!如今大秦统一天下已有二十五载,乃是天命所归。尔等妄图逆天而行,便是罪大恶极!”
说罢,他举起手中的令牌,大声下令道:“行刑!”
随着监斩官的命令,刽子手们手持大刀,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那些待斩之人。刀光闪过,鲜血四溅,一颗颗头颅滚落尘埃,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
有的百姓不忍直视,纷纷别过头去;而有的则瞪大了眼睛,似乎在见证这一“正义”的时刻。
刑场之上,血腥的气息弥漫开来,刺鼻的味道让人作呕。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的尸首分离,地上已经积起了一滩滩的鲜血,顺着地面的缝隙流淌开来。
监斩官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这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公务。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对律法的敬畏和对秦皇的忠诚。
当最后一个人被斩首之后,监斩官放下手中的令牌,高声宣布道:“此乃大秦律法之威严,胆敢谋逆者,必遭此下场!”
台下的百姓们纷纷跪地,高呼“大秦万岁,秦皇万岁”。
半个时辰后,在庄严肃穆的秦皇宫中,巨大的鎏金龙柱矗立两旁,金龙雕刻栩栩如生,似要腾空而起。
秦皇嬴安高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群臣们分列两旁,个个表情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刚刚刑场那边处理了汉室密谋小团体及其三族,如今摆在君臣面前的问题是:是否要扩大清洗范围?
秦皇嬴安望着下方的群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此次汉室之人妄图谋逆,虽已伏法,但前汉绵延两百年,忠于汉室者及汉室宗亲数量众多。若借此机会扩大清洗,或许能彻底消除汉室的影响。
但先皇登基后对内怀柔、对外扬威,使我大秦安稳发展二十年。朕继位后也沿袭此政策。此时若大行清洗,朕恐天下人认为我大秦残暴不仁,与前秦无二……此事该如何是好?”
文臣江革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先皇之策使大秦安稳至今,实乃英明之举。如今若贸然扩大清洗范围,势必会引起天下动荡。
那些忠于汉室之人,大多只是心存旧念,未必会真正付诸谋逆之举。若陛下能以怀柔之策安抚,许以官职,给予优待。他们或许会为我大秦所用。如此一来,既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又能稳固大秦的统治。”
武将耿秉听后,皱了皱眉头,出列说道:“江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这些汉室余孽竟敢谋逆,若不趁此机会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