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每日医案 > 七百九十九章中医药调理胆总管囊肿

七百九十九章中医药调理胆总管囊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药]生川军9克(后入),玄明粉9克(冲),枳壳9克,苏梗9克,竹茹9克,川朴6克,青皮6克,陈皮6克,延胡索15克,山楂15克,半夏15克,白豆蔻3克,生姜3克,金钱草30克,黄连4.5克。服药17剂,呕吐已止,上腹痛大减,稍能食,每餐约2两粥。脉弦小细,苔化,舌质紫黯,予生川军9克,玄明粉9克,枳壳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川朴4.5克,延胡索15克,水红花子15克,石见穿20克,丹参12克。药后于7月8日b型超声波复查:胆总管处液性暗区,前后径24毫米,左右径30毫米,静脉胆道造影:脂餐后总胆管未见扩张显影。再予养阴祛瘀之品调理善后。现已参加正常工作。

[评析]本案涉及的疾病是肝胆气郁,导致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在中医理论中,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此病应当采用疏利肝胆、通腑降逆的方法。这是因为气郁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因此还需辅助活血化瘀的药物,以促进肝胆疏泄、腑气通利,使血液得以顺畅流动,从而缓解各种症状。

具体而言,疏利肝胆的方法包括使用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作用的药物,如柴胡、白芍、郁金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情绪低落等症状。此外,通腑降逆的方法主要采用具有通利大便、降气化痰作用的药物,如大黄、厚朴、芒硝等。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腑气不通所导致的腹胀、便秘等症状。

活血化瘀的方法则通过使用具有改善血液运行、消除瘀血作用的药物,如川芎、红花、桃仁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因气郁所导致的血液滞涩现象,从而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综合以上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因素,灵活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促进肝胆功能恢复和腑气的畅通。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患者肝胆气郁、腑气不通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使身体恢复健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