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五章中医药调理齿寒症(1 / 2)
齿寒症
[病案]曹某,女,27岁。1978年4月12日初诊。患者自述双手捂嘴,张嘴说话时牙齿发凉已经持续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最近几天感觉牙齿冷感加重。患者面色淡白,形容消瘦,全身都表现出一种冷感,并且感到疲惫乏力。她经常感到腰膝酸困,舌头颜色偏淡,脉搏沉弱。
[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熟地15克,补骨脂9克,炒山药15克,泽泻9克,党参9克,茯苓9克,附子3克,肉桂6克,炮姜3克。服2剂即愈。
[评析]肾脏在中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负责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例如生长、发育、生殖等。在骨骼和牙齿方面,肾脏起到了关键作用。肾主骨,意味着肾脏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齿为骨之余,表示牙齿是骨骼的一部分,其健康状况也受到肾脏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牙齿与脾脏的关系同样重要。脾开窍于口,意味着脾脏与口腔密切相关。脾脏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而口腔则是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因此,脾脏的功能对口腔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