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四章中医药调理瞳孔散大症(1 / 2)
瞳孔散大症
[病案]周某,女,23岁。1963年5月8日初诊。由于长时间从事绘图工作,用眼过度和过度使用大脑,导致她经常感到头痛和眼睛肿胀。她还经常出现眩晕和阵发性头痛,晚上经常做梦,口苦咽干,出现低热和盗汗,双眼流泪。最近半个月来,她的视力明显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甚至连细小的字都无法看清。她经常感到忧虑和焦虑,并且瞳孔散大如黄豆大小。此外,她提到月经来潮量少,颜色发黑并伴有血块,去年冬天她曾流产,至今尚未怀孕。她的舌红、苔少,脉细尺弱。
[治则]滋阴涵木,补益肝肾。
[方药]熟地黄20克,山萸肉20克,淮山药10克,茯苓皮10克,建泽泻6克,粉丹皮10克,女贞子15克,早莲草12克。连服12剂,瞳孔较前收缩,视力增强,头目胀痛仍在,为阴虚肝气不调。原方加夏枯草、香附,再进6剂,瞳孔、视力均恢复正常,余亦随之而减,更用逍遥散,四物汤,以补血调经,
[评析]本病有内外因不同,故治疗当分虚实。在治疗这类疾病时,我们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由于外因而病又初起者,病情多属实热,风热上攻,治疗宜采用散风清热、平肝潜阳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防风、菊花、石决明、白蒺藜、黄芩、栀子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症状。
然而,对于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者,病情多属虚症,肝肾阴虚。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应侧重于滋阴涵木,补益肝肾。可以选用明目地黄、补心丹、六味地黄等方剂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