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中医药调理产后败血冲心(1 / 2)
产后败血冲心
[病案]刘某,女,20岁。1981年10月19日夜,她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经过顺产,顺利地产下一名健康可爱的婴儿。然而,在产后约三小时后,刘某突然出现了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全身抽搐等症状,双眼上吊、口吐涎沫,嘴唇发紫,舌头伸出,大小便失禁,并反复发作。
经过当地卫生院的紧急救治,刘某的抽搐症状得到了控制,但其他症状仍然存在。她的体温为36.9c,脉搏为105次\/分,呼吸为25次\/分,血压为12.0\/8.0kpa(90\/60毫米汞柱)。此外,刘某还表现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干燥等症状。她的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白细胞计数高达28.6x10^9\/L(\/立方毫米),其中中性粒细胞占89%,有20%的中毒性颗粒。血培养结果为阴性。
根据刘某的症状,诊断结果为:1.产褥热;2.产后精神病。经过一系列的补液、抗生素、激素和镇静剂治疗,刘某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于是决定转向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期间,刘某的症状依然如前述,已经有三天没有大便,恶露量极少,脐下部位硬且拒按,舌质淡红,苔黄干焦燥,脉微而涩。
[治则]祛瘀通腑,镇静安神。
[方药]桃仁10克,桂枝10克,熟大黄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包),赤芍15克,磁石15克(先煎),石菖蒲6克,远志6克,石决明18克(先煎),甘草3克。1剂后,神志转清,躁扰减轻,唯喜笑,大便道调,并下瘀血少许;舌苔黄微燥,脉沉涩。继以上方加减:桃仁10克,泽兰10克,赤芍15克,益母草15克,当归6克,川芎6克,黑姜6克,红参6克(另炖),蒲黄6克(包煎),五灵脂6克,荆芥穗3克,甘草3克。服2剂后,大便日二次,色黑而结,躁扰已除,饮食稍进,夜寐欠佳,舌苔转薄,脉细弱。瘀血已去,心脾两虚,治宜补益心脾,镇静安神,用归脾汤加减服10剂后,病情好转而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