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新竹的变化(2 / 2)
登陆新竹的海湾处,除了各种炮台工事,海湾周围的码头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扩充。
原本空旷的地方已经被被坚固的石质码头所取代,码头上新增了许多的船位和各种仓库,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装卸着各种物资,一片繁荣景象。
码头上,时不时就会有一队队巡逻的士兵走过,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巡逻士兵里偶尔还会夹杂着一些皮肤稍黑的。
这些皮肤比汉民皮肤颜色更深一些的士兵,原本都是生活在新竹平原东部山地丘陵地带的生番土着。
有麻豆、青竹等生番部落首领们做二狗子,王老实带兵很是轻松的就征服了竹东地区的所有生番部落。
武力征服过后就是赵满仓实行的以番制番,民族大融合政策。
赵满仓要求所有生番部落的人都开始学习汉语,鼓励土着和汉民通婚,并且要求每个部落,至少要迁移一成的人员进入新竹基地,参与新竹基地的生产和建设。
生番部落必须要有一定比例青壮进入军队,从辅兵开始做起。
当然,参军这种事情,是陈平安亲自下达的命令,赵满仓自然是不可能管到军事上去的。
民族大融合政策实施起来还是很成功的,无论是迁移到新竹基地的生番,还是参军的生番,陈平安这边给出的待遇都是一视同仁的。
就是这样的一视同仁,对于这些生番们来说,那都是天堂一般的待遇。
天天在原始部落里生活的生番们,能有什么好日子过,他们根本就未曾见识过水泥砖石的房屋,整齐有序的城镇,未曾享用过充足稳定的食物供给,也未曾体验过被平等对待、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命运的生活。
在新竹基地,他们有护商队提供的三餐管饱,参与到了农田的开垦,学习到了先进的耕种技巧,看着种子在自己的劳作下茁壮成长为丰硕的庄稼。
而那些投身军队的生番青壮,更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三餐有肉。
虽然陈家军每天的训练也很辛苦,但跟每天都能吃饱饭,每天都有肉吃,每月还有2两银子的月俸,发了月俸之后还可以到集市上买到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可以带回部落各种炫耀,受到部落村民各种的羡慕的目光相比,那点儿训练的苦根本不算什么。
..........
巴扬苏是竹地部落一名普通部落民,为了响应新统治者的号召,巴扬苏一家被青竹首领选中,要被迁移到汉人的那个什么新竹城去定居。
当然,被选中的肯定不只是巴扬苏一家,整个竹地部落,有一成家庭被选中。
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生活,巴扬苏自然是不愿意的,不仅是巴扬苏不愿意,被选中的所有部落民都不愿意。
大家都以为到了新地方就会被汉民们当奴隶。
虽然竹地部落的首领青竹一再保证,到了新竹城就会过上更好的日子,但大家依旧是不情愿。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