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海贸港(2 / 2)
只有民间百姓参与进来,海外之地的华夏人才会越来越多。
小皇帝说完。
众臣全都望向他,眼中尽是喜色。
“陛下,您的意思只要能够买得起海船,都能出海贸易?”
韦孝宽不差钱,但他得为家族利益考虑。
作为“京兆韦氏”最德高望重的成员,能给家族争取更多的正当利益他也是义不容辞。
“当然是在保证土地不抛荒的前提下!”
“要不然,所有人都从事商业贸易去了,无人种粮食,到时吃什么?”
“朕知道你的意思,世家贵族有此意愿者,亦可组建商船出海!”
允许民间参与。
是希望一部分有胆量,有冲劲的百姓能够以此养家糊口。
而允许贵族出海。
是利用他们的雄厚资金,扩大海上丝绸之路的规模。
尽管明面上不说,但每个世家贵族都有自己的营生,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当然。
对于他们的船队,需要缴纳相当数量的保证金!
以宇文衍的后世灵魂来看,不怕他们赚大钱,就怕其赚不到钱。
随着“天眼”情报组织越来越完善,天下事尽在掌握之中。
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
一个贵族赚再多的钱,那也就是头肥猪!
何况。
在决定鼓励商业贸易,收取商税后,朝廷就制定的上百条商业律法写进《大周律》。
其中就有打击垄断,限制一家独大的相关条律。
“陛下考虑周全,臣等谢主隆恩!”
诸位大佬喜不自胜,拱手躬身谢恩。
他们每个人背后都靠着一个名门望族。
家族得利,自身威望也得提高。
大家对小皇帝的信任到了近乎盲从的地步。
一点都不担心海上贸易能否获利。
其实。
封建社会的皇室也是贵族之一,而且是身份地位最为尊贵的豪门贵族。
刘宝经营的九洲商行大口吃肉,宇文衍也不可能让这些为自己所用的贵族眼巴巴看着。
资本自身没有立场,就看用它来做什么?
聊完对外港口之事。
小皇帝聆听众臣汇报政事。
“陛下,这是今年汇总的秋收、田税详情……”
于翼取出一个册子,墨言接了过去送到宇文衍手中。
天元一年开垦出的田地,五年免税期已到。
今年开始按三十税一收取田赋。
故而,今年的田税收入相比前几年有所增加。
折合天元通宝近九百万贯。
从小皇帝亲政后的天元一年始,每年都有大量的荒地、滩涂开垦成了良田。
也就是说。
在以后的数年里,田税收入每年都会有所提高。
南北统一后,宇文衍免除了南方百姓十年的赋税,暂时没有田税收入。
但朝廷可以从他们手里收购余粮,充盈北方粮库。
“天佑我大周,连续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也获得难得的休养之机。”
“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些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之地,吃不饱饭的情况依然存在……”
宇文衍并没有因田税增加而沾沾自喜。
想到的是那些还吃不饱饭的百姓。
眼下大周的状况。
离宇文衍的理想国度还相距甚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