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235)(1 / 2)
话大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尹包拯包青,以其刚正不阿、明察秋毫之名,威震朝野。一日,一封加急密信送至府衙,信中言及京畿之地出现一连串诡异命案,死者皆是朝廷重臣,且死状离奇,似乎与一股神秘力量有关。包拯览毕,眉头紧锁,深知此案非同可,关乎社稷安危。
当即,包拯召集南侠展昭、智囊公孙策以及得力助手王朝、马汉,四人围坐一堂,气氛凝重。
“此案诡异莫测,我等需速速行动,查明真相。”包拯声音沉稳,目光如炬。
展昭剑眉微扬,一身白衣胜雪,英姿飒爽:“大人放心,展昭愿为先锋,探明虚实。”
公孙策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一抹睿智之光:“此案必有蹊跷,待我先行推演一番。”
王朝、马汉亦是神色坚定,蓄势待发。
次日清晨,四人快马加鞭,直奔案发之地——幽兰谷。簇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传中有幽冥鬼影出没,令人闻之色变。
抵达幽兰谷,只见谷口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鸟鸣,更添几分诡异。包拯等人心翼翼地步入谷中,只见沿途树木葱郁,却无半点人烟。
行至一处密林深处,突然,一阵阴风吹过,林间传来阵阵低吟,仿佛有无数幽魂在耳边呢喃。包拯心中一凛,示意众人心。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一道黑影,速度快若鬼魅,直扑展昭而来。
展昭反应迅捷,拔剑出鞘,剑光如电,与黑影缠斗在一起。只见黑影身形飘忽,如同鬼魅,展昭一时竟难以捉摸其踪迹。关键时刻,公孙策从旁协助,抛出一张符咒,符咒在空中炸开,化作一道金光,将黑影逼退。
黑影受挫,发出一声尖锐的啸叫,瞬间消失在林间。包拯等人追上前去,却只见一片空地,空无一人。
“此乃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诡异的身手?”展昭收剑入鞘,面露凝重。
公孙策捡起地上的一片衣襟,仔细观察:“此人轻功卓绝,且身上带有幽冥之气,恐怕与幽冥鬼影脱不了干系。”
正话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踉跄而来,神色惊恐。
“几位大人,快……快离开这里!幽冥鬼影专噬人心,已是害了不少人了!”老者语无伦次,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包拯急忙上前安抚:“老者莫慌,我等乃开封府公差,特来查办此案。还请老者详述所知。”
老者定了定神,缓缓道来。原来,幽兰谷中曾有一座古老的祭坛,传中封印着一只幽冥鬼王。近年来,祭坛封印松动,幽冥鬼影开始四处作乱,吞噬人心,以壮大其力量。而那些朝廷重臣的死,正是幽冥鬼影所为,目的便是为了寻找破解封印之法。
听完老者之言,包拯等人心中更添几分沉重。他们深知,要想彻底平息这场风波,必须找到并封印幽冥鬼王。
于是,四人决定深入谷中,寻找祭坛所在。途中,他们遭遇了幽冥鬼影的多次袭击,每一次都险象环生,但凭借着展昭的高超剑术、公孙策的智谋以及王朝、马汉的勇猛,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一日黄昏,他们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前找到了祭坛的入口。洞口被一层厚厚的青苔覆盖,几乎难以察觉。包拯等人心翼翼地进入洞内,只见洞内昏暗无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腐臭。
他们点燃火把,继续前校洞壁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闪烁着幽幽的光芒,仿佛在诉着一段尘封的历史。越往深处走,空气中幽冥之气越浓,连火把的光芒都变得黯淡起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祭坛前。祭坛上摆放着一只巨大的黑色祭坛,祭坛上刻着复杂的图案,中央镶嵌着一颗散发着幽幽绿光的宝石。宝石周围,几只幽冥鬼影正围绕着它,低声吟唱,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
包拯等人见状,立刻展开了攻击。展昭剑光如龙,直取幽冥鬼影要害;公孙策则抛出符咒,符咒在空中炸开,化作一道道金光,将幽冥鬼影困住;王朝、马汉则挥舞长枪,与幽冥鬼影近身搏斗。
然而,这些幽冥鬼影似乎有着不死之身,即便被击中,也能迅速重组身形,继续战斗。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僵持。
就在这时,祭坛上的宝石突然光芒大盛,一股强大的幽冥之力从中涌出,将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包拯等人只觉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几乎无法呼吸。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公孙策突然想起了老者提到的一句话:“幽冥鬼王,惧阳不畏阴。”他立刻明白了什么,大喊道:“展昭,用你的剑光照亮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