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扭转局势(1 / 2)
第444章扭转局势
中影
没等韩三坪找自己,张辰先一步来到中影。
办公室中吞云吐雾,两人谁都没说话,默默抽烟。
半晌后,韩三坪才道:“崇洋媚外这个观念短时间内都是改变不了的。
说起电器,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好,说起机械,大家知道德国的好,说起电影,那毋庸置疑是好莱坞,这个东西已经深入人心了,不是靠我们嚷嚷几句就能改变的。”
的确,说起驾驶技术,那肯定首选山东蓝翔。
张辰将香烟在烟灰缸边缘弹了弹,冗长的烟灰断成两截:“我知道,我也没指望在报纸上骂两句就能改变这一切。
我只是想为《环太平洋》争取时间。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制造舆论,逼得中影和上影撤资。
中影和上影撤资,美其名曰保护国家财产。
因为我承诺过,会优先使用星辰娱乐的投资,我们自己的投资完了才会用其他投资人的。
如果现在中影和上影撤资,在资金上没有任何损失,但我就损失大了。
不仅仅是钱,项目也多半不保。
这会引起连锁反应,想找到接盘的人很难,而且就算有人接盘,少了中影,华纳肯定也不会再继续配合。
那么《环太平洋》必定流产。
所以我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再搞一部小成本科幻片,用这部作品给大家信心,起码让他们能撑到明年《环太平洋》上映。”
“小成本也能拍科幻片”韩三坪反问。
张辰点点头,吐出一个烟圈:“可以,主要看概念”
张辰将《月球》的故事详细的讲了一遍:
男主角与月亮重工业集团签署了一份长达3年的合同,而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月球的地表开采月壤中的原始能源——氦-3。
这对主角来说是一个异常孤独的工作,因为用来和地球实时通讯的卫星已经坏掉很长时间了,整个月球基地就只有他一个活人,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协助他工作的智能机器人可以交流。
过于寂静的环境让时间变得更加难熬,好在三年合同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他就要回地球和妻子、女儿团聚了。
可是三年的月球工作让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还时常出现幻觉,这导致他在工作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结果在驾驶月球车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意外。
……
这故事并不复杂,就算详细讲也不了多长时间。
听完故事,韩三坪的眼睛亮了起来,拍手道:“你小子,这故事比《科幻世界》里90%的故事都精彩,你这脑袋怎么长的,怎么什么故事都能想出来,克隆人,啧啧啧”
《月球》和《源代码》,张辰最终选择了《月球》。
时间轮回这个概念还是太小众了。
张辰不确定能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所以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月球》。
《月球》是科幻片,但不需要太大的投入。
这个故事主要卖的是概念,克隆人到底应不应该拥有情感
“你都想好怎么破局了,我就不跟着瞎操心了”
见张辰拿出的故事如此精彩,韩三坪终于放下心来。
“不行,我得打电话通知老任一声,他这段世时间快被烦死了,还一直叮嘱我别去打扰你……”
原来两人并不是没有压力,只不过一直在默默承受罢了。
他们不想把压力传递发给张辰。
几天后,韩三坪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最近媒体一直在讨论中影和上影投资《环太平洋》的事情,不少人都认为高达三亿的国有资产投在一部电影上是很不妥当地行为……”
韩三坪点点头:“相关的评论我也看到了一些,我很疑惑,他们为什么觉得不妥当”
记者事前做足了功课,立马道:“他们认为张辰虽然是知名导演,但目前还没有拍摄过科幻片,甚至,国内没有任何人拍摄过科幻片。
张辰一上来就用八个亿练手,这是对国有资产的不负责任……”
韩三坪面色严肃:“八个亿的大投资,这在国内的确是史无前例的。
投资方并非只有上影和中影,星辰娱乐自己,其他投资机构,还有好莱坞的华纳兄弟都有投资。
大家为什么不想一下,风险这么大,为什么其他机构还要投资
我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因为他有成功的可能性。
中影和上影作为老牌电影企业,除了正常的投资行为外,我们是具备推动华夏电影产业前进的社会责任的。
在科幻片这个赛道,华夏电影一直都是空白。
现在有人愿意在这个方向探索,我们当然要支持。
至于大家说的,张辰没有任何科幻片的成功经验,上来就要用八亿练手,这个其实是不准确的。
其实在《环太平洋》之前,会有另一部科幻片上映,算是《环太平洋》的开路先锋吧
”
“是《环太平洋》的前传吗”
“不是,是一部小成本的科幻片,叫《月球》”
重磅消息
绝对是重磅消息!
记者很确定,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报道过张辰的这个新项目,没想到却从韩三坪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韩总方便再多透露一些关于《月球》的信息吗观众朋友们肯定都非常期待……”
韩三坪笑道:“再多就不合适了,有泄密之嫌,我只能说,剧本我看过,故事非常精彩。
我和张辰私下沟通的时候,他自己也说了,这部电影就是拍来打哈维维恩斯坦脸的,年轻人嘛,火气有点大,受不得一点诋毁……”
关于哈维和张辰的恩怨,这两天早就传疯了了,记者知之甚详。
“那你的态度是”
“我支持他。”
没想到韩三坪完全不回避这个问题:“哈维维恩斯坦这个人,对待华夏电影和华夏电影人并不友好。
如果你了解过他的生平就会知道,这个人和华夏电影羁绊很深。
张一谋的《菊豆》《英雄》,还有香港的《双龙会》《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重庆森林》这些电影都是他代理的。
那时候他的公司叫米拉麦克斯,《英雄》是米拉麦克斯收益最高的外国电影。
他靠华夏电影赚了钱,但对华夏电影却异常刻薄。
华谊兄弟和新画面都被他坑过。
当时他购买《英雄》并不是多欣赏《英雄》,而是在为他购买的另一部电影扫清障碍,所以《英雄》在国外的上映比国内整整晚了两年。
如果早两年,华夏古装大片热可能更早到来,影响力也可能更大。
但上不上映,这本来就是人家的权利,还在合理范围之内。
对待华谊兄弟,就完全是欺诈了。这个月上映的《夜宴》,哈维在电影节以5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北美版权,却只支付20万美元的定金。
等电影节结束,其他片商都离开后他立马变卦,威胁华谊,要么《夜宴》以50万美元卖给他,要么他就毁约不要了。
华谊兄弟气愤,想再卖给其他人,却发现其他片商都已经离开了,根本不知道该卖给谁
这不就是纯纯的耍流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