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山秀夜话共筹谋,勤劳奋斗期明日(1 / 2)
山秀相依夜语长,盖房育子细商量。
勤劳奋斗期明日,共筑家园梦亦香。
在八十年代的这个小村庄里,春日的夜晚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宁静。张山和李秀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天色早已暗了下来。屋子里那盏昏黄的灯泡,散发着有些黯淡却足够温暖的光,将不大的屋子照得影影绰绰。老式的摆钟在墙角“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像是在诉说着日子的平淡与安稳。
孩子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均匀的呼吸声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是这静谧夜晚的小小音符。李秀的公婆也出门去了邻居家,和老伙计们围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唠着家长里短,屋子里就剩下张山和李秀两人。
他俩并排躺在那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盖着的被子虽说已经洗得有些发白,却透着家的熟悉味道,还带着李秀白天晾晒时阳光留下的暖意。两人相互依偎着,身体挨得很近,仿佛这样就能驱散一天的疲惫,也能让彼此的心靠得更紧,共同去面对生活里的那些事儿。
李秀微微仰头,看着张山,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她满是质朴的脸,眼神里透着憧憬,又带着一丝生活磨砺后的谨慎,她轻声开口道:“山子,你瞅瞅,如今这日子虽说比前些年松快些了,可咱这屋子啊,还是老样子,你看这墙皮都掉了几块,屋顶有时候下雨还滴答水呢。孩子们可都一天天长大咧,眼瞅着现在这地儿就越来越不够住了呀,咱得合计合计,给孩子们盖个好房子,让他们往后能住得舒坦点儿,你说是不?”
张山听着,伸出那布满老茧、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轻轻拍了拍李秀的肩膀,沉默了片刻,像是在心里掂量着这事儿的分量,然后缓缓说道:“嗯,我也正琢磨着呢。现在政策好了,咱只要肯下力气,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盖房子这事儿啊,确实该提上日程了,咱不光得盖得宽敞亮堂,还得结结实实的,得用那好砖头、好木料,可不能让孩子们遭那漏雨受潮的罪呀。再弄个大院子,到时候在里头种点菜,养点鸡鸭,孩子们也能有地儿撒欢儿跑着玩,咱看着也舒心呐。”
李秀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像那黑夜里被点亮的煤油灯,满是兴奋劲儿,她往张山身边凑了凑,生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些,带着浓浓的气待说道:“对对对,我都想了好些日子了。我想着啊,得有个三间大瓦房才行,每间屋子都得宽敞,摆上两张大木床,孩子们大了,住着也方便,也有自己的地儿放放衣裳啥的。每个屋里啊,靠着窗户那儿,咱给他们弄个木头做的小书桌,再配上把小凳子,让他们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那光线也好,不伤眼睛。还得专门腾出一间做书房呢,把咱平时给他们买的那些课本、小人书啥的,都整整齐齐地搁在架子上,看着就像样儿呀。厨房可得好好拾掇拾掇,咱把那灶台重新砌一下,用泥巴和砖头好好弄,再盘个大灶膛,烧火的时候啊,火可旺咧,做饭也快,烟囱也得砌得高高的,让烟都利利索索地出去,省得做饭的时候满屋子烟,呛得人直咳嗽。”
张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憨厚的笑,脸上那一道道岁月留下的皱纹更深了些,可这笑容里却透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他接着说道:“你这想得挺周全呐,我觉着咱院子里还得种上些花花草草,像那月季呀,花期长,开得又艳,看着就喜庆;再种点鸡冠花,红红火火的,多好看。哦,对了,搭个葡萄架那是必须的呀,等夏天的时候,葡萄藤顺着架子爬满了,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挂在那儿,孩子们在底下玩,咱坐在那儿乘乘凉,摘几颗葡萄塞嘴里,那滋味儿,别提多美了。到时候啊,院子里再摆上几个大瓦缸,养上几尾鱼,看着就有生气。”
说到这儿,张山的眉头却又皱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淡了下去,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些许无奈和忧虑说道:“不过呀,盖房子这事儿,那可得花不老少钱呢,咱得好好盘算盘算手里这点积蓄够不够哇。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都得花在刀刃儿上呀。咱这一年到头,地里刨食儿,也就挣那几个钱,还得顾着一家人吃喝,剩下来能攒的也不多呀。”
李秀听了,脸上的兴奋劲儿也褪去了不少,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不过很快又坚定起来,她咬了咬嘴唇,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是啊,钱确实是个难事,可咱不怕呀,慢慢攒呗。我想着啊,除了地里的收成,我平常卖鸡蛋、卖菜攒下的那些钱,我再多养些鸡鸭鹅,把它们照顾好了,下的蛋多,长得壮实了,拿到集市上去卖,也能多换几个钱回来。咱平日里啊,也得再省着点儿花,能不买的就不买,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粮食也不能浪费,咬咬牙,总能把钱凑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