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向阳小学的恋曲,河畔情丝初吐露(1 / 2)
校园相伴意绵绵,支教同心岁月甜。
河畔情丝初吐露,盼得佳缘共百年。
转眼之间张悦已在向阳村小学任教两年了,他已是二十多岁了,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村里不少热心的大妈大婶们纷纷开始留意起合适的小伙,想给张悦说媒。而张悦自己,心里却一直藏着一个人,那就是初中同学林晓峰。
其实啊,近两年在向阳村小学里,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如同那悄悄生长的藤蔓,在日常的点滴相处中愈发深厚。起初,林晓峰来到向阳村只是一心一意地来支教的。他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想着能为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知识和希望,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土地。
刚到向阳村小学的时候,林晓峰对这里的一切还很陌生,但他那股子认真负责的劲儿,很快就让大家都记住了他。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把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摆放好桌椅,检查教具是否齐全,为即将开始一天学习的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
自从张悦把林晓峰请到向阳村,当时林晓峰作为新来的支教老师略显腼腆,向阳村的村民看着台上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心里满是惊喜,没想到昔日的初中同学竟同意来支教,为了同样的教育理想而努力。
而张悦毕业后回到向阳村任教后,他们的交集便渐渐多了起来。每天清晨,张悦来到了学校在准备当天教学内容时,只要一抬眼,总能透过窗户看到林晓峰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有时是在校园里打扫卫生,有时是在帮着其他老师搬教学用品。等忙完这些,林晓峰也会凑到张悦身边,两人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交流如何能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
课间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在操场上嬉笑玩耍,张悦和林晓峰就坐在操场边的老槐树下,分享着各自的教学心得。张悦会讲述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那些小插曲,比如某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在课上走神,自己是怎么巧妙地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的。林晓峰则会分享他在支教过程中的感悟,感慨着这些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自己想尽办法去满足他们这种渴望的决心。
曾经有那么一次,学校决定举办一场规模虽小但意义非凡的知识竞赛活动。而这次重任,则落到了张悦与林晓峰这两位同学的肩上,由他俩共同负责整个赛事的筹备工作。
在那一段日子里,人们常常能够看到张悦和林晓峰形影不离地忙碌着。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时,他们就已经开始碰面讨论;傍晚时分,校园内其他地方已逐渐安静下来,可他们依然还在为这场知识竞赛精心策划。
从最初的挑选题目阶段开始,二人便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们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资料,认真筛选出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确保能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望。接着是设计竞赛环节,他们反复斟酌,力求让每个环节都独具特色且环环相扣,既能充分展示选手们的知识储备,又能增加比赛的紧张感和观赏性。
不仅如此,对于场地的布置也是丝毫不敢马虎。他们精心构思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亲手绘制装饰图案,摆放桌椅和道具等。每一处细微之处,都凝聚着他们无数次的思考和尝试。可以说,这场知识竞赛的每一个角落,都浸透着张悦和林晓峰辛勤付出的汗水以及他们对此次活动满满的热忱。
为了准备得更充分,他们常常忙到很晚,学校里那盏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两人认真专注的脸庞。有一天晚上,张悦因为太投入,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墨水瓶,墨水溅到了林晓峰的衣服上,张悦愧疚不已,连连道歉,林晓峰却笑着摆摆手说:“没事儿,悦哥,这算啥呀,咱们这是为了孩子们呢,衣服脏了洗洗就好。”那一刻,张悦看着林晓峰那豁达又带着温暖笑意的脸,心里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他知道,眼前这个人,不仅有着对教育的热忱,更有着一颗善良包容的心,让他越发欣赏和喜欢了。
还有一次,班里有个孩子家里突发变故,心情变得很低落,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林晓峰得知后,心急如焚,他先是去孩子家里了解情况,安慰孩子的家人,回来后又和张悦一起商量怎么帮助这个孩子。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单独辅导功课,陪他聊天,疏导他的情绪。在两人的耐心帮助下,那孩子终于慢慢走出了阴霾,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看着孩子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张悦和林晓峰相视一笑,那一刻,他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并肩作战、为了孩子共同努力的默契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