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 64 第 64 章 小伙子你是谁啊……

64 第 64 章 小伙子你是谁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一听盛景这话,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确实是这个理儿。”陈坤道,“美华这孩子数学有天赋,以后是个做会计的料。”

随即他又苦下脸来:“可我家这两个孩子是哪一科都不出挑,都不知道以后能干啥。”

为了这事,前段时间门填志愿,一家子没少闹腾。

陈常凯没有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科目,但他喜欢当老师,陈坤却鉴于十年里老师的遭遇强烈反对。

最后问了盛河川、方毅和盛景,三人都说经过十年人才荒漠,国家肯定会非常重视教育,陈常凯这才填报了师范院校。

不过这些都跟大杂院其他人无关。

别人的事哪有自家的事重要呢?盛景这话算是完全转移了话题,大家开始纷纷议论起自己孩子的天赋来。

盛景得以顺利回家。

进到屋里,盛河川就赞扬盛景:“你的选择是对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他的目光落到了方毅身上:“倒是方毅,你的特长是写文章。我觉得你没必要学我家小景。你的路跟小景的路是不一样的。”

不等方毅说话,他就看向了方老爷子:“老方,你劝劝方毅,祖孙两个好好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跟方毅他爸商议一下,可不能老跟着我家小景跑,到头来跑偏了方向。”

这处第三进宅子,是在1963年马云清的哥嫂出国前捐出来的。当时盛河川的养子盛文骥要结婚,他就买了这院子的两间门北屋,从单位分的那间门狭窄的屋子搬了出来,带着儿子、儿媳住进了这里。

而方老爷子是在1964年带着六岁的方毅回到北城,方勇刚亲自追到北城来跟老头子解释,无果,只得掏钱买下了这院子的三间门北屋,两间门给两人居住,一间门让他过来探亲时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所以可以说,方毅从六岁起就跟盛河川比邻而居,是盛河川看着长大的。

盛河川1937年正在北城读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他才退学入了伍。在方七眼里他就是个文化人。

而方老爷子自己,也就是在扫盲班学过一些字,后来方毅上小学,他在盛河川的劝说下学了一些字,达到了能勉强看书看报的程度。但他自诩是个粗人,总觉得跟盛河川这种读了大学的人没法比。

所以方毅小时候,功课上有什么不懂的,就自觉地拿着纸笔跑过来问盛河川。方毅不管面临任何人生决策,方七永远是第一时间门就来问盛河川。

因此,当初方毅要学经济,要跟盛景报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方七从来不过问。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过问的必要。

可这会儿听到盛河川的话,方老爷子是彻底懵了。

他看向自己孙子:“你在报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没跟你盛爷爷商量?”

方毅无奈地看了盛河川一眼,转头跟自家爷爷解释:“商量了的。我以后想做什么,都跟盛爷爷说了,盛爷爷当时也很赞成我的选择。”

至于盛河川现在为什么又说这样的话,方毅不是蠢人,他估计是盛河川近期发现了他的心思,所以看他不顺眼了,不想让他跟盛景走得太近呢。

方老爷子又一脸迷茫地看向盛河川:“老盛?”

盛河川没理他,对方毅道:“你说你想做什么,是在听到我家小景说了之后才决定的。后来我家小景做什么你都跟着做什么,你就没想过要走自己的路吗?”

“刚才小景在院子里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你走自己的路,还有可能是佼佼者。可如果跟着我家小景,就有可能永远第二名。”

他虽然看这小子不顺眼,但这番话也是出自肺腑。

现在盛景还没开窍。可有一天她开窍了,眼睛里看到的也只会是跟她一样优秀的人。永远不如盛景,就有可能永远不被盛景看在眼里。

虽然他最近看方毅不顺眼,可方毅不光是他看着长大的,而且还是他教导长大的。方毅的人品、性格都是他认可的。如果方毅能成为他的孙女婿,他也是很高兴的。

但盛景对方毅似乎根本没这心思。

方毅道:“方爷爷,我没有。我想做什么,想得很清楚。我也不是因为盛景才改变的主意。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不少生意经,我就对经济感兴趣了。”

说到这里,他的笑容有些无奈:“当初去杂志社,只是因为我不想去工厂,又没有更好的去处。并不是因为我就喜欢写文章。要知道那些文章不是我想写的,而是上头要求我写的。我不喜欢做这样的工作。”

从六岁起,跟着爷爷住进这大杂院,他就对这种嘈杂的生活环境深深不喜。

工厂虽然是搞生产的地方,跟大杂院似乎是两个天地,但人是一样的。大家在车间门聊着家长里短,磨着洋工,盼望着能多加几毛钱工资,多买几棵大白菜。再高一点的层次,就争权夺利。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久了,他身上的棱角和对生活的热情会渐渐消磨殆尽。

他会变成跟大杂院里的人一样,随便找一个看得顺眼的姑娘结婚。然后算着手里的工资,计较着大白菜最后那两层皮有没有剥干净,副食品商店的服务员打酱油的时候竹筒有没有装满。跟媳妇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为桌上被打翻的油瓶打孩子……

这样的生活,不是一个十六七岁对生活还充满着热情,有着大志向的年轻人所向往的。

所以他才进了杂志社。

可进去之后他才知道,虽然他可以跟有文化的人打交道了,大家不再谈论白菜而是谈论阳春白雪了。可写什么,怎么写,都不是他这个主笔的人所能决定的。

他作为一个编辑和记者,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他只是一个写字的工具人。这样的工作并不是他喜欢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为了一点复杂的局势就放弃自己的理想,直接辞职走人。

盛景和方毅有两个月上下班都在一起,周末也在一起学习。两人并不只讨论学习。方毅去了食品厂后,因为对车间门的状况有些看法,他将自己对工厂和杂志社工作的一些想法,都跟盛景聊过。

身为从后世回来的人,盛景太能理解方毅的这种困惑与苦恼了,所以她很赞成方毅的选择。

“爷爷,您那话我就不赞同。什么跟在我后面就永远是第二名。除开英语他可是第一。再说在学校因为有考试,可能会排个第一第二名。以后到了社会上,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好的并不意味着工作能力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不用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另外方毅跟我聊过,他确实想学经济这个专业,跟我无关的。”

“那也不是没关系。”方毅道,“要不是听你说过那番经济民生的话,我也不会那么快确定自己的方向。”

盛河川瞪了盛景一眼,气哼哼地道:“行了,爱咋咋的吧,我不管了。”说着背着手走了出去。

“老头儿今天这是咋的了?”盛景一脸莫名其妙。

方毅只是笑,没有说话。

周日,盛景一早就跟方毅去副食品商店排队买了一些粮油肉菜。

十一点多两人回到大杂院,盛景刚把东西归类放好,就听夏老太在院子里喊:“小景,盛景,有人来找你。”

听到这声喊,盛景还没怎么的,水笼头处的人都好奇地探头去看是谁。

看到一精神小伙推着自行车站在大杂院门口,大伙儿顿时精神一振。

不等他们生出打探之心,夏老太就开口问道:“小伙子,你是谁啊?来找小景做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