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与我无关四合院19(2 / 2)
反正经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娘俩,也算是在农村落户了,至于地,当初分地的时候,每个村里基本都会有一些公田,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两个人还是有地的。
娘俩由于要在老家办理这些手续,所以在老家呆的时间长了一点,结果贾东旭就碰上了来亲戚家拜年的秦淮茹,一眼就看上了,年轻的秦淮茹颜值还是比较能打的。他回去给他妈一说,贾张氏还没说话呢,他舅舅就表态了,这个姑娘不能娶啊,要不这么漂亮一个姑娘,怎么可能能在农村留到十八岁还没嫁出去。
贾东旭对此也挺纳闷,虽然法律上一直都有结婚年龄的规定,但是农村地方什么时候遵守过,一个农村姑娘,十八岁还没有嫁出去,这很不正常,结果一问,原来是出身问题,秦家那可不是小门小户的家庭,人家之前是地主,只是当初闹小鬼子的时候,家里的地被二鬼子抢了,但是也比一般人家过得好不少。
要是别人,可能真就打退堂鼓了,但是贾东旭作为一个曾经在街公所干了很长一段时间临时工的人,尤其是老杨这个人没啥原则性,贾东旭在他手底下干活,自然就以为老杨的原则就是国家的原则了,所以他根本就没把秦淮茹这种事放在眼里,是地主又怎样,那都是十几年前的老黄历了,连秦淮茹定出身,都是中农,有什么好怕的。
没没有了这方面的疑虑,秦淮茹在贾张氏眼里,那是没有一点坏处啊,贾张氏是吃过见过的,她很清楚不同层次的人,见识各方面都不一样,而且看这阵势秦淮茹还读过书,这对未来教育孩子,那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娘俩一对账,都觉得娶秦淮茹问题不大,反而是件好事。
所以立马委托了贾东旭的舅舅,找个媒人,上秦家问问是怎么个章程。结果并不算好,秦淮茹虽然恨嫁,但是秦家却不愿意如此轻易的放手,或者说,不愿意放秦淮茹名下的土地。现在的土地并不是可以继承的,而是这个人嫁出去,或者死了,只要是户口没了,这个地集体是要回收的,再分配给另外的需要土地的人。
然后双方就秦淮茹名下这四亩多地的归属,进行了好一番谈判,最后谈出来的结果,两边都不满意,秦淮茹的户口要迁走,但是还是农村户口,落到了张家村,也就是贾东旭他舅舅这里。但是每年要给秦家一笔钱,这笔钱,由贾家出。三方合计了一下,都不算亏,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不甘心的秦家又敲了贾家一笔钱,当做彩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