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255)(1 / 2)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合。时至大宋仁宗年间,朝纲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然江湖之上,却是暗流涌动,奇案频发。南侠展昭,仗剑天涯,义薄云天,与开封府尹包拯大人并称“铁面无私”,携手维护一方安宁。
这日,开封府内,包拯正襟危坐于堂上,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凡的英气,师爷公孙策在一旁研墨挥毫,记录着案件细节。王朝、马汉二将立于两侧,威风凛凛,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状况。
“大人,近日城中流传着一桩奇案,说是城南李家一夜之间,满门遭戮,无一生还,现场只留下一个诡异的‘蛇’字。”王朝上前禀报,神色凝重。
包拯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此案定非寻常,需得亲自探查一番。”于是,他命展昭率队前往城南,彻查此案。
展昭领命,身着一袭青衫,腰间挂着“巨阙”宝剑,英姿飒爽。他带领王朝、马汉及一众衙役,迅速赶到李家府邸。只见府门紧闭,四周寂静无声,一股不祥之气弥漫开来。
展昭轻轻一推,府门应声而开,只见院内一片狼藉,血迹斑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他们沿着血迹深入,来到正厅,只见李家上下二十余口,皆已倒在血泊之中,面容扭曲,死不瞑目。而在正厅中央的墙壁上,用鲜血写着一个触目惊心的“蛇”字。
展昭环视四周,心中暗自思量:“此案手法残忍,显然非一人所能为,背后定有隐情。”他命人保护好现场,随即展开调查。
经过一番勘查,展昭发现李家府邸内布有机关,陷阱重重,显然是为了防止外人闯入。他凭借高超的轻功与敏锐的洞察力,一一化解机关,深入探寻真相。
正当展昭沉浸在调查之中时,突然一阵冷风袭来,他警觉地拔出宝剑,只见一道黑影从屋顶掠过,速度极快。展昭施展轻功,紧追不舍,二人一路穿梭于屋顶之间,斗智斗勇。
黑影终在一处偏僻的巷弄中停下,转身面对展昭,月光下,只见此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中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蛇影剑客”——萧逸风。
“南侠展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萧逸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
展昭手持巨阙,目光如炬:“萧逸风,你可是此案真凶?”
萧逸风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展大侠误会了,我虽为‘蛇影剑客’,但此案与我无关。不过,我知道真凶是谁,也愿意助你破案,但条件是,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
展昭眉头一皱:“何要求?”
萧逸风缓缓说道:“待此案告破,你需与我一战,以剑会友。”
展昭略一思索,点头答应:“好,只要你能助我破案,一战又何妨。”
于是,萧逸风带着展昭来到一处隐秘的山洞,洞内石壁上刻有一幅幅诡异的图案,图案中隐含着解开此案的关键线索。展昭与萧逸风一同研究图案,逐渐拼凑出案件的真相。
原来,此案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权力斗争。李家家主李慕白,曾是朝中重臣,因不满朝政腐败,暗中搜集证据,欲揭露朝中奸臣。然而,此事被奸臣得知,他们便勾结江湖上的恶势力,制造了这起灭门惨案,企图销毁证据。而那个“蛇”字,正是奸臣用来警告他人的标志。
得知真相后,展昭与萧逸风决定联手,先将证据转移至安全之地,再设计引蛇出洞,将奸臣一网打尽。
次日,展昭将案件进展禀报给包拯。包拯听后,神色严峻,立即命人暗中调查朝中奸臣,同时准备布下天罗地网。
数日之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包拯设宴邀请朝中众臣,其中便包括那些涉案的奸臣。酒过三巡,包拯突然宣布,李慕白所搜集的证据已被找到,并将当众展示。
奸臣们闻言,顿时惊慌失措,企图逃离。然而,早有准备的展昭与王朝、马汉等人,早已将宴会厅团团围住,将他们一网打尽。
正当众人以为奸臣已尽数落网时,突然一阵怪风吹过,宴会厅内的烛火瞬间熄灭,一片漆黑。待烛火重燃时,只见一名身着黑袍,面带银色面具的神秘人,手持一柄闪烁着幽光的长剑,立于宴会厅中央,正是那真正的幕后黑手——“银面蛇君”。
“哼,区区凡人,也敢与本王作对。”银面蛇君声音阴冷,透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气。
展昭挺身而出,巨阙剑直指银面蛇君:“今日,定要将你绳之以法。”
银面蛇君冷笑一声,身形一闪,化作一道黑影,向展昭袭来。二人随即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