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雨绸缪(1 / 2)
吴顺祥在广州躲了一段时间,觉得不是个办法,便主动找到福瑞昌商铺,将过往之事交代清楚,顺便把多收的银子一并退给曹廷瑞,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得知码头一事已经处理完毕,吴顺祥才松了口气,表达过歉意之后,便准备另谋生计,反正四水是回不去了。
福瑞昌可以不惧李家,他一个小人物,可没那么大的本事,更扛不住李家的秋后算账。
见此情状,曹廷瑞便和吴顺祥商议,希望他把四水的房屋、田地一并发卖给曹家,就此与家乡切断联系,也能避免李家日后作妖。
作为回报,吴顺祥可留在福瑞昌做事,一方面可以学习经商,另一方面,也算有个养家的活计。
听曹廷瑞说出建议,吴顺祥眼睛一亮,觉得是条不错的出路,尤其是四水的房屋、田地,卖给谁不是卖,像曹家这种大善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
相比自己花本钱弄个小生意,还是在福瑞昌这样的大商铺谋生,来的更为稳妥。
就这样,小地主吴顺祥,经过一番波折,居然成了广州大商铺的一名管事。
曹洪、董承军返回河畔村,曹廷瑞便把吴顺祥叫过来,让他去濠镜待上一段时间,与临兴会馆、惠兴盛等友好商户多多联络,为商铺采办各种优质番货。
像吴顺祥这种有见识,会算计的人才,没用多长时间,便成了商铺中骨干雇员。
......
在河畔村歇息数日,曹洪、董承军又来到四水码头,与施耀、肖兵、田松明、谭光奇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羽胜麒就任援辽副总兵的消息坐实之后,同为军户出身的施耀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帮大老爷,阴起人来如此凶狠。
老羽这趟,怕是回不来啦。
骂骂咧咧好些日子,却又等来乔仁被黜的坏消息,施耀一边感叹流年不利,一边向曹洪抱怨,凭啥别人顺顺利利发大财,轮到咱们,七灾八难一个也躲不过?
曹洪苦笑一声,让他多出主意少嚷嚷,再难的槛,咱们也得挺过去。
施耀的想法很简单,没有京城强援固然可惜,但凭咱们现有的势力,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推倒的,大不了多打几仗,总能站稳脚跟。
此时的四水码头,经过近一年的整饬、扩张,规模足足扩大数倍,哪家看着眼热,就让他们过来试试?
像那些偷鸡摸狗的小手段,别人用得,咱们凭啥不用?
谭光奇很是认真地点点头,表示振远镖局的作用就在于此,反正有华兴兜底,咱们只需放手大干,肯定吃不了亏。
肖兵的想法也是一样,与其靠天靠地,还不如靠咱们自己,总能闯出一条路来。
相比三人,田松明则要保守许多,连连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并表示打打杀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得联络更多有识之士,大家一起把生意做大,才算稳妥可靠。
像供应木炭的梁家、供应瓷器的霍家,供应铁版的钟家,包括正在清远采掘耐火粘土的一众伙伴等等,都是咱们团结的对象。
只要大家抱团,那些找茬、动歪心思的势力,就不敢轻举妄动。
见众人个个士气高昂,曹洪大为欣慰,随即作出表态。
不管京城如何变化,咱们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绝不能有所迟疑,将眼下大好局面搞坏掉。
......
福兴寨中,接替徐靖负责濠镜事务的吴玉河先一步抵达,与顾恒等人一起,将曹洪、董承军迎入后院。
听二人说起京城传闻,顾恒看了看吴玉河,说是情况还不止这些,据喻邦泰那边打听来的最新消息,乔仁已被奸人所害,其在宫内的势力,也被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