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挫败(2 / 2)
在这个世上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他,一直没有积累下什么财富,生活也就一直是将就,常常需要出售自己的体力和时间来赚取钱财,虽然说也一直衣食无忧,但却缺少一种自由,一种不被钱财束缚的自由。
明明他做的许多工作机器都可以做,甚至效率更高,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呢?无衣一直不理解,直到后来尝试学习了些经济学的知识,他才稍微有点领悟。总而言之,就是现在雇佣他们这些人来做比机器人做还要便宜。而正因为人力太便宜,人们甚至都不愿再投入研发资金,将机器人改进得更好更先进。
其实这些道理无衣以前并非不知,就像很多很好的技术,很好的产品,最后都因为没有实现量产而被时代淘汰。不是它们不够好,而只是它们生不逢时,太早太晚出生可能都会错过那个属于它们的时代。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当前有更便宜的替代品,但也有些时候,完全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产品,不愿放弃已为此投入的沉没成本,去选择新东西。
只是把这些推想到人和机器人,无衣总是无法适应和接受。在他心中,人与机器人是不能被当做同样的商品来比较的,人天生就比机器人高一筹,那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的需求难道不应该先被考虑吗?难道不能为了让人生活得幸福些而损失一点点机器人的效益吗?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情形提出了抱怨,觉得明明机器人都可以做这些事,就不该再雇人做,但这些声音总是起起伏伏,大多数人都只是嘴上抱怨,但遇到招聘,还是屁颠屁颠地跑去,毕竟,谁不想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面对这些人,无衣是没有同情的,虽然自己和他们一样,用辛苦的劳动换着相对微薄的工资,但他理解这件事背后的供需关系,所以他不抱怨,是否去工作都是出于他的自愿选择,他当然也可以在家躺平,也不至于饿死。他更倾向于站在对面,他也明白这不过是财团们为了安慰那些被压榨的人们才放出的烟雾弹,即使如此他也觉得并非没有道理。这种声音认为,如果不给人们工作的机会,人类世界很快会大乱,无所事事的人不久很可能就互相残杀,所以为了人类的未来,并非让人们的生活越轻松越好,有些轻比重更让人难以承受。
有关全人类的未来,人们也很快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思考。就像曾经的经济学中,关于“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争论,国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市场进行控制和调节。现在人们有机会彻底改变全人类的生活了,也许也可以改变自然,现在国家又要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和调节人类自由的进程,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其实关于这些的争论早已有之,只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拥有的“武器”越来越强大,可以做的事越来越多,人们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无衣也曾思考过,但没有答案,他的见识和才能不足以让他在这种宏观问题上有什么洞见。只是他有种感觉,人类的自由一定是迂回曲折发展的,不可能一路向前一路直升。人总是要绕些弯路的,就像自己的这漫长人生,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