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马,节制司隶,大丈夫当如是

第183章 李翊督四州兵马,节制司隶,大丈夫当如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翊知曹操只重用曹氏、夏侯氏,便先对曹仁言道:

“曹将军,就请你带本部兵先至黎阳,以做一层防线。”

“只可深沟高垒,不可与战。”

曹仁先看一眼曹操,曹操冲他点头,曹仁这才领命。李翊又对于禁说道:

“就请于将军领兵士三千,屯守黄河南岸渡口延津。”

“你便与曹仁将军一同扼守白马津,勿使袁军渡过濮水。”

于禁欣然领命。

最后,李翊走至曹操身前,向他一拱手,才道:

“曹公,我已在黄河南岸,设了两层防线。”

“之后仍会派徐州将士,协助曹军继续守白马。”

“勿请曹公在我徐州大军动身之前,坚守住白马津口!”

言外之意,李翊对曹营内部结构并不了解。

所以只做了黄河南岸的部署,剩下的就交给曹操自己来操作。

但核心战略只有一点,那就是务必要守住白马津口。

曹操也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一眼便看穿了李翊的战术核心思想。

那就是拖延时间!

袁军主力南下,肯定是主攻曹营,因为袁绍所在的大本营冀州直面兖州。

自然主力,是往曹营这边推。

但以曹操目前的实力,是根本挡不住袁军的。

所以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坚持住,等待徐州腾出手来。

徐州方面,主要面对的是青州来兵。

与上次交手袁谭不同。

上一次徐州是防守方,且并未与袁谭全面开战。

现在青州方面已成了一方战区,有着整个袁营的支持。

尽管徐州方面依然有信心,能够打赢青州战事。

但打仗也是需要时间的。

徐州如果不解决掉青州战事,是没办法支援兖州的。

或者说即便能援助少量兵马,也是杯水车薪。

必须主力部队,全部拉至兖州。

然后两家联合,寻找机会,避实就虚,以强击弱,跟袁军打一场大决战。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叮嘱曹操,在徐州军腾出手前,务必要守住白马。

因为只有守住白马,才能守住连结兖、徐的水路。

兖、徐二州之间,有着大量的水系,并且航程全线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像曹操,就可以自鸿沟水入阴沟水,随后进入济水,再入泗水。

一路坐船,直达徐州。

全程都是顺水,并无任何阻力。

虽然中原水网的流速并不快,但是水路的速度仍是陆路速度的数倍。

中间能节省多少粮草,输送多少士兵自不用多说。

并且由于曹刘同盟,所以不论是兖州境内,还是徐州境内,全境都是畅通无阻。

不仅能够及时补充兵员,还能就地解决粮草问题。

“曹军将士一定能够坚守住。”

曹操郑重地向李翊作出承诺,眉宇间却又一川不平。

话锋一转,面色肃穆地对李翊说道:

“然过了明年,待到开春,时局必会十分困难。”

“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翊亦郑重地向曹操的做出承诺:

“徐州军士一定能在明年开春前结束青州战事。”

“只是……”

微微一顿,李翊还是有些担心曹操抗不了那么久。

历史上的曹操能抗,是因为他拥有四州之地。

现在的曹操,手上就一个完整的兖州。

新打通的关中地区还是一个放血槽,这令李翊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

乃转至刘营面前,目光逡巡一圈,扫遍诸将。

诸将无不昂首挺胸,听候差遣。

最终,李翊目光还是落在了关羽身上。

关羽见李翊向自己走来,拱手见礼:

“大都督!”

“……嗯。”李翊按立长剑,眉头皱起。

“我已命曹营将士,在黄河南岸层层设防,严守白马津口。”

“然袁军势大,曹司空又不能全身心守白马一处隘口。”

“是以仍需我徐州分兵支援,协防白马。”

“我遍观徐州诸将,非云长不能担此大任。”

关羽几乎是刘营第一大将了,李翊下了很大决心,才将关羽派出去协助曹军守卫白马。

这也体现了李翊对白马津口的重视。

关羽见李翊表情肃穆,不似往日那般谈笑自若,丰神飘洒。

便知白马津口极为重要,乃拱手领命:

“羽晓得了,谨遵大都督军令。”

乃令本部将校,先去与曹操见了礼。

曹操已经知道李翊会派人来协守白马津口,他适才还在猜测李翊会派谁来。

而当见着是关羽时,不觉大喜过望。

忍不住上前拍了拍关羽的肩膀,喜道:

“……好啊,好极了。”

“有云长相助,协防白马,料袁军士卒,不能过濮水半步!”

关羽则不苟言笑,一心想着白马战事。

曹操与他搭话,关羽只简单回答,并不多说一言。

然曹操仍对此乐之不疲,继续追问。

不表。

……

至于刘营这边,李翊完全熟知这边的情况。

遂事无巨细,一一分配。

“……主公,不同于兖州战事,坚守待援。”

“我徐州方面须主动出击,以攻换守。”

“最好是火速发兵,速战速决,袁谭轻而无备。”

“如我等打得快,袁谭未必能及时作出反应。”

“只要在冀州、幽州支援过来之前,拿下青州,我徐州本土战事便已告捷。”

刘备一颔首,认同李翊的战略构想。

徐州方面,只要快一天解决青州战事,兖州方面就能少苦撑一天。

“可先令臧霸率泰山兵,即刻自琅琊北上青州,先攻齐郡、北海等地。”

“我自提大军在后,率先压上。”

“期间,就请主公务必协助曹公,守住兖州。”

李翊希望刘备能够坐镇徐州大本营,主要是为了由他亲自来调度青州前线、兖州前线的两处战事。

同时兼顾两边,中间所要调度的资源,已不是李翊一人能够决定的了的了。

他现在只是最高军事统帅,内部资源的调动,并不好越俎代庖。

“……善,备自会留镇后方,请先生务必要抓紧时间。”

刘备再三叮嘱,他也知道徐州绝对不能深陷青州的战争泥潭。

不然,老曹一旦没顶住,到时候袁军直接给他徐州来个包饺子。

徐州本就无险可守,更别说抵挡众数十万的袁军了。

“翊荷蒙重托,愿效死力!”

李翊一字一顿,言辞庄重地说道。

现在战略部署,初步构成,但这也只是前期的战线而已。

前期河南方面就是得靠守,靠消耗时间。

耗什么呢

耗袁绍内部自己犯错误,然后河南方面就能抓住机会,给予袁军一记重拳。

就袁营内部那群魔乱舞的情况,内部矛盾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就看河南方面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今可召其他反袁同盟的诸侯,一并来黄河,共战袁绍。”

李翊又向刘备提出,可以将南方那帮小弟召过来了。

这些附庸势力,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粮,有的人有兵。

但只要能为曹刘分担哪怕一丝一毫的压力,都是值得的。

首先是刘备这边,命丹阳太守袁胤,即刻联合祖郎、费栈等诸位渠帅。

将这段时间征服的山越族,组成丹阳兵发往徐州来,听候调度。

然后命坐镇豫章的太史慈,将豫章的钱粮也发往徐州来。

太史慈已经到了豫章,尝试了度田。

中间虽也遇着不少困难,但最终还是成功推行。

为此,太史慈还专门写了工作报告,发给李翊。

将里面的经验教训一一告知李翊,以方便将来李翊在整个刘营领地,推行度田。

至于汝南方面,吕布自到汝南后,倒也无甚外事。

每天就是跟妻妾们饮酒,然后和将士们出去打猎。

时不时也会将猎到的奇珍异兽,送去给陈地朝廷,献给天子。

偶尔也会进京,面见天子。

现在河南方面,是奉朝廷旨意讨贼。

自然也有权下诏,命吕布也带领他的并州铁骑,来前线作战。

诏书即日发往汝南,至于吕布受不受诏,暂时不知。

至于曹操这边,他首先关心的还是西南角的张绣。

这个杀死自己子侄的枭雄,如同一根尖刺一般,直插在自己腰腹。

结果此前刘备从中解和,劝曹操拉拢张绣到反袁同盟里来。

但据此已过去许久,政治形势的变化,何难保证张绣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

毕竟张绣跟吕布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也就不会把信义看得太重。

“我欲再使张绣举众归降,只是未知其心意如何”

曹操找到荀彧,征询他的意见。

荀彧回答道:

“此前刘将军已经从中作保,今张绣远在南阳,若是投靠袁绍,袁绍必难救之急。”

“故料绣必能举众归降,还望明公勿疑。”

曹操乃命人发书送往南阳,劝降张绣,心中默盼他能放弃旧怨,再次投降。

这一次,算曹操格局更大了。

“若欲张绣早降,还需安抚一众人马。”

荀彧在旁侧接着补充说道。

曹操一颔首,扬唇道:

“西凉马腾、韩遂。”

“正是。”荀彧点了点头。

此前说过,张绣的老家在武威。

他的凉州铁骑,战员就是从老家补充的。

如果想加剧张绣的投诚速度,就必须切断关中的联系。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防范袁绍自关中登陆,还能够使张绣失去与老家的联系。

这百分百会动摇张绣的决定。

“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

荀彧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道。

“唯马腾、韩遂最强。”

“彼见中原之争,必备拥众自保。”

“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然比公安定战事。”

此前曹操命钟繇持节督关中军马,令他安抚并招降马腾、韩遂。

此二人虽面上屈服,然到底是无信义之辈,还是得多留个心眼儿防备。

诸事既定,曹刘两个阵营各自动身,调兵遣将,准备作战。

至于发出去的诏书,最先送到的,乃是离得最近的汝南。

时吕布正与成廉、魏续等将,于郊外狩猎。

汝南富庶,吕布的志向本就是“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得过且过。

在汝南的这几年里,吕布过得还是相当快活的。

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每日都能与妻妾夜夜笙歌,真是神仙也不换。

“温侯,看我射鹿来!”

成廉弯弓搭箭,一箭射向林中,却被鹿跑了。

吕布笑道:

“公等射法,不足为奇。”

“看吾与尔等射来。”

话落,拈弓搭箭,照着那受惊的鹿便是一箭。

正中鹿头,一箭毙命。

“彩!”

“彩!!”

众将士齐声喝彩。

吕布唇角扬起,自以为傲睨得志。

在这汝南地界,他就是这里的王。

虽然汝南西面儿的李通,是曹操的人,但自己与他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忽然,一哨骑飞马奔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