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94章 出海去辽东?也就军师能想的出来!(求订阅!)

第94章 出海去辽东?也就军师能想的出来!(求订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94章出海去辽东也就军师能想的出来!(求订阅!)

徐州,下邳。

刘备得胜而归的同时,也收到了徐璆成功劝退郭贡的消息。

而更令刘备感到惊喜的是,徐璆不仅劝退了郭贡,还让他心甘情愿成了自己的藩属。

这样一来老刘在豫州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展。

刘备对这个结果又惊又喜:

“孟玉公竟能有此作为,子扬见识果然广博。”

刘晔见到自己的计策立马见效,心里也感到高兴。

更欣喜刘备当初能够果断采纳他的计策,若不然纵是他算无遗策,又有何用呢

“晔此计不过是自己乃是淮扬人,对孟玉公了解多一些。”

“若非明公果决有魄力,诚无今日之功也。”

是啊,三路兵马同时出击。

任谁在这个时候都得慌神。

而郭贡这一路兵,就寄希望于徐璆一个人身上。

这需要决策者下定多大的决心

刘备重赏刘晔,又问计李翊,该如何处理郭贡。

是否要将他接进徐州来。

李翊分析道:

“郭贡毕竟是朝廷敕封的豫州刺史,现如今既情愿为我徐州藩属,何如将之留在梁国。”

“将来若果真要用兵于豫州,也好有个引路人。”

“况梁国毗邻兖州,也能挟制曹操。”

“主公不妨取些钱粮出来,送去梁国,施恩于郭贡,以收众心。”

刘备对李翊是无条件信任的,当即欣然同意。

正好回徐州时,途中袁谭遣人送来了之前承诺的钱粮。

便命人清点好数目,将这些钱粮送去梁国。

帮郭贡渡过难关。

老袁家的底子确实深厚,经过清点。

袁谭此次总共送来了两万斛粮食,八十万钱,五百套甲胄,十匹骏马。

另有各种麻布绸缎合计四百余匹。

刘备只留下少量物品,剩下的,全都差人送往梁国,聊表心意。

待处理完郭贡之事后,刘备却不能闲着。

“也不知广陵那边战事如何了……”

“元龙他们是否顶住了张勋、桥蕤的攻势。”

刘备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翊出言安抚道:

“主公宽心,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嗯……

刘备颔首,子玉这话说的在理。

倘若前边战事吃紧,陈登他们肯定会发来军报汇报战况。

但从老刘北征青州,一直到回到徐州为止,一封广陵的军报都没有收到。

说明直到目前为止,袁术还没有动兵。

莫非是想等郭贡、袁谭出兵,与自己打得火热之时,再来趁乱搅局

那恐怕要让袁公路失望了。

因为刘备已用雷霆之势,将这两路兵马迅速给平定掉了。

“但袁术陈兵广陵已是事实,终不好放任不管。”

“备想趁热打铁,一举拿下,将这一路兵马也给平定了。”

“先生以为如何”

反正袁术是李翊规划方略中首要灭掉的目标。

不管此次南下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只要能削弱袁术的实力,对刘备都是有利的。

“淮南袁术兵精粮足,若要平定,非一日之功可成。”

李翊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事实上,对老刘而言,外患解决掉之后,安心种田发展就行了。

袁术他会自己崩掉的。

“不过放任袁术不管,也不利于徐州发展。”

“出兵淮南,势在必行。”

“在那之前,翊以为可先做几件事。”

刘备问是哪几件。

“第一,令牵子经抓紧时间训练新兵,并将军功爵制修订完成,推广至徐州全军。”

“该当如此。”

刘备颔首,军功爵制在徐州已经是半推行状态了。

从实战效果来看,还不错。

只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虽然我们已经与青州修好两地关系,也开始通商了。”

“然则战马宝贵,不易取,还是须使人主动去购置战马为好。”

骑兵远强于步兵,但组建骑兵的费用又异常昂贵。

主要就是马贵,很多时候马匹都是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着。

但刘备不同,他有着麋竺、鲁肃两个金主爸爸。

尤其麋竺还经营着精盐,在徐州也是家大业大,可以帮助刘备不断回血。

既然不缺钱,那当然必须提前购置战马了。

正好徐州多平原,等将来马多了,可以放在一起养。

然后需要组建骑兵,上战场时,再挑选马匹。

现在先把数量堆起来,甭管能不能跑,买够了再说。

赵云、田豫、牵招那都是养马,训练骑兵的人才。

老刘现在缺的不是人,是马!

“燕赵多战马,只是此地纷乱,若冒然派遣商队去大量购置战马,恐易出事。”

“若是买少了,来回折腾,却又费事。”

刘备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此易事耳。”

李翊对此早就已经提前规划好了。

“辽东多战马,那里的马膘肥体壮。”

“今何不使糜子仲组一商队,自东海渡船,走海路,前往辽东。”

“重金找辽东太守公孙度购买马匹。”

还有这种操作

刘备暗叹,李翊哪来这么多天马行空的主意。

每当他的思维困于常规时,李翊总是能够适时的打破。

刘备方才只想着,循规蹈矩,从北方老老实实地买马。

殊不知自徐州出发,走海路,不仅可以在辽东买到战马。

甚至所费的时间也远比去北方买马要短。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老刘。

毕竟老刘常年生活在北地,整日与马打交道,很少走水路。

更别说联想到要出海了。

但水路是真的很方便。

“东海、广陵多海民,可在本地招募有出海经验的水手。”

“另外,太史慈将军海上绕袭青州时,带了不少士兵出海。”

“可从这些军士之中,挑选水性好,天赋高的,一并带出海去。”

海上旅途是漫长的,所以出海的人,必须能够适应海上长时间的颠簸。

以及脏乱差的环境。

“军师见识真是广博啊……”

刘备对李翊赞不绝口。

事实上,

去辽东买战马并不啥新鲜事儿。

孙十万就曾经苦于江南少马,便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商队,自扬州出海,去往辽东购买战马。

这是孙十万的大手笔,足足组建了一支近万人的舰队。

这种规模的海上舰队,在当时是划时代的存在,说是横行东亚也不为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