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131章 公园相亲角

第131章 公园相亲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31章公园相亲角

中午只煮一个人的饭菜,陈景乐干脆简单做个焖面。

比煮饭炒菜省事多了。

天天挑战高难度菜式,间歇性做点简单的,顿时有种经常负重训练的人脱掉束缚,身轻如燕的感觉。

“可惜陈绮云不爱吃面,顶多偶尔做一次。”

吃完饭,眼看离午休还早着,外面又是多云阴天,不像昨天那么酷热,于是他把小电动推出来。

“走走走,出门转转!”

他很喜欢骑着小电动,在城市街头巷尾到处溜达。

如果是像环城大道这样的大马路,就骑快点,感受风呼呼呼地吹拂着面颊,趁前后没人的时候,来一声怪叫。

“呀吼!”

就算被人听到也无所谓,反正戴着头盔口罩,没人认识他。

如果是小街小巷,就慢悠悠地跟在行人后面,龟速爬行。

这是陈景乐常用来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

路过人民公园。

每天买菜都会从这边路过,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没时间进去逛,今天难得有空。

于是陈景乐略一沉吟,便在边上停好车,走进去。

临近中午时分,但公园里人并不少。

这个公园前后改造过好多次。

听老一辈说,以前最早时候,其实是打靶场来的,而旁边不远的某个楼盘,则是火葬场,后面火葬场才移到城外。

70年代中期正式改造成人民公园。

陈景乐印象中的人民公园,一开始是游乐园性质,需要门票才能进去,里面有碰碰车、旋转木马、旱冰场、湖上游船,有猴山、也孔雀、鹦鹉等鸟房。

有卖气球的,有专门给人照相的,还提供各种道具服装。

甚至还有一架货真价实的螺旋桨战斗机。

小地方没啥娱乐项目,人民公园称得上最受欢迎场所,每到周末都大排长龙。

不过那会儿他一个小孩,手里头没钱,家人也不曾带他去过几次。

五块钱一张票,在那个年代,不算便宜。

以上就是他对人民公园的早期印象。

长大后,总想着要去一次真正的游乐园,结果30了,都没能去过一次。

就连当初在省城工作,他住的地方,离欢乐世界其实不远,然而同样没去玩过。

遗憾唏嘘。

千禧年后的人民公园,不知什么原因,猴山鸟房这些都没了,旋转木马碰碰车湖上游船等相继停运。

到最后,连旱冰场也没了。

后面就是大改造,几乎全部退掉重建,改成免门票的绿植公园,让市民有个饭后散步闲逛的地方。

结果好景不长,几伙跳广场舞的大妈,因为占地问题,经常吵架。周围的住户也投诉广场舞的音响太吵。

不得已,只能再度扩建。

前前后后多次动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绿树成荫,鲜点缀。有烈士陵墓,有环湖跑道,有亭台小桥,有石桌石椅,有免费公厕。

可以说是一项不错的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

……

陈景乐有好多年没进公园看过了。

进去后才发现,变化着实不小。

跳广场舞的早散了,现在主要是散步的跟打牌下棋的,以及唱歌的。

唱歌的人不少,主要是那种民间合唱团形式,一群懂点乐器的退休大爷大妈凑一起,加上路人。

歌曲形式也多种多样,从红歌到流行到粤曲都有,突出一个五八门。

陈景乐看到的时候,颇为惊讶:“这还有合唱团”

旁边一个背着手的白汗衫秃头大爷听到,嗤笑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基本每个节假日周末都有大合唱的啦。”

“每个周末都有”陈景乐更惊讶了。

“对啊,你不知道吗”

“呃,不知道。”

“你不是本地人吧”

陈景乐连忙解释:“我是江北本地的,不过我家在纺织厂那边的牛角岭村,不是主城区这边。”

“牛角岭离这也不远啊。”

大爷瞅了陈景乐几眼,笑说:“年轻人,要多出来走走,不要老是呆在家里打游戏睡大觉。”

“我没怎么打游戏。”陈景乐表情无奈。

大爷摇摇头:“不打游戏最好,总之多出来走走。”

陈景乐只能点头称是,暗暗擦汗,目光继续望向场上的合唱团。

……

就这样一个简陋的合唱团,也是有指挥的。

是个头发白的婆婆,看起来很专业。

即便是这种公园临时组成的大合唱,凭借多重音色混合,依旧给人一种兴奋热血的感觉。

大合唱的魅力,就在于激发人们的情绪,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共情心理,从而产生一种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安全感,乃至幸福感。

在这种状态下,加上唱的歌曲又是自己会的,于是路人加入其中,便成了理所当然。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一首《东方之珠》唱完,很快又换新的歌曲。

“北亰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这次连陈景乐都情不自禁加入其中,轻轻哼唱。

旁边那位汗衫大爷,更是唱得激情飞扬,周围所有人的声音,仿佛汇聚成一股昂扬奔腾的洪流。

唱完后,大爷又扭头看一眼陈景乐:“现在会唱这些歌的年轻人不多咯。”

周围几乎是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或者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陈景乐这样的年轻面孔,好像就一个。

超级显眼。

陈景乐笑笑:“其实挺多的,只是大家都有上班上学,没空出来陪你们唱而已。”

没办法,这年头,公园里的退休老人精神饱满,公交地铁里的年轻人死气沉沉。他就是厌倦了那样的日子,才跑路回家。

至于这种类型的歌曲,想必每一个国人从小到大都接触过,旋律简单易学,甚至听上几遍就能学会。

会几首很正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