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火焰山景区的两样宝(1 / 2)
离开巴里坤之前,张平安他们又逛了逛巴里坤草原和巴里坤古城。
巴里坤草原,是新疆天山山系着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占到巴里坤县域总面积的49.7%。曾入选过中国美丽田园。在这里,一种纯净的野韵的美在眼前轻轻荡漾,美的让人想一不留神摔个跤、滚进她的怀抱,嗅着带草香的空气,听着鸟儿婉转的歌声,让精神在天地间畅游。
巴里坤古城的庙宇最早建于康熙五十八年,由靖逆将军富宁安所建,他率大军进驻巴里坤剿抚准噶尔汗策阿刺布坦后,建碑亭1座于岳公台下,并修建关帝庙一座。清代巴里坤城内每50人就拥有一座庙,有“庙宇冠全疆”之说。月月有庙会,正月十五老君庙、财神庙、凉州庙、无量庙等庙会;每年立春,农民抬泥牛,打“春官老爷”,在牛王宫唱戏;四月十九娘娘庙会;二月、八月文庙祭孔;五月十三关帝庙和关岳庙祭典……。现在仅存的地藏寺、仙姑庙是新疆境内保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很多庙宇、道观也兼是同乡会馆。同乡会馆最多时有60多个。
张平安他们逛完了巴里坤古城,就准备出发去往吐鲁番。往吐鲁番走大部分是走省道。出了巴里坤没有多远,又是戈壁滩了。新疆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好的地方真好,转瞬就是荒漠、戈壁、无人区。
一路上的烽火台就剩下个土墩了,戈壁上,张平安他们时不时的见到了“沙漠之舟”的影子。没多久,因为道路施工,跟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排队等候。
这时,张平安看到有当地车下了公路,顺着端应该有能通行的便道。问问修路的工人,也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总说快了、快了。看看别的车都这样走了,张平安他们也学着下道走吧。走了有二里地,在一个能上去的上坡路口,对面公路上排队的车中有一辆从后面插队过来的,正把这个路口堵住,怎么说他也不挪车。这样张平安他们跟着其它车辆又到了下一个路口,等赶到了,公路上也放行了。
省道上没有休息区,只有限速标志和区间测速路段,80公里的速度那就慢慢开吧。公路两旁都是石头山和碎沙石滩,大地是干燥的,空气是干燥的,磨的人心里都冒火,开了两个小时,在一处还算宽阔的地方,张平安他们停好车,把从哈密买的哈密瓜干掉了两个,再不吃就全颠碎了!
“吃瓜群众”吃了瓜,心里痛快了,看看天色已晚,张平安他们只得把导航重新定在了鄯善县。
早上起床后,张平安他们顺路先去高昌故城。一进入吐鲁番地区,公路两旁葡萄架多了,地势高的地方都盖上了四面透风的、风干葡萄做葡萄干的“棚屋”。葡萄干不是太阳晒成的干,是风干的。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
导航把张平安他们带到了这里,门口也写着“高昌故城”,一看就是新建的,哪儿有故城的影子啊?
下了车,看到院子里也是空荡荡的,中间只有座唐僧取经走路姿态的塑像,后面黄土色的建筑是个展览馆。其它的东西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