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 第193章 渤海城

第193章 渤海城(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拓跋晃犹豫了一下子,还是决定先打一会儿再说,万一人家就是吓唬他,没有能力一口吃下他呢,毕竟二十万人吭哧吭哧跑了一个月最后没打就跑回去太丢脸了,这个政治上的影响他扛不起,于是下令“分兵迎敌!”这一道命令彻底就葬送了他这二十万大军。

话说古代大军作战,前军和左右两翼都是最强大的,所以正常情况下三面埋伏之中如果原地防御,节节抗争确实没啥错误,但是,问题就在但是上了,这种打法属于败中取胜的打法,本身就把自己立于不胜之地,就算打好了也就是个半斤八两,打不好那就啥也别说了,毕竟是在包围圈里死中求活,那下场好不了哪里去,尤其是骑兵,骑兵在两翼通常靠速度来迂回冲击敌人的薄弱点,现在原地防守,骑兵就丧失了机动性,变成了高个子步兵,任由敌人殴打,更恶心的就是,冀州的前军是城墙,人家以逸待劳,你敢在包围圈里攻城那就是个找死,白白消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有士气,这些东西要是玩战棋推演,拓跋晃还是可以的,但是临敌决断,那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说纸上谈兵要不得呢,就是说参谋人员做主将很容易犯的错误,太理想化了,遇到突发情况只能抓瞎。

鏖战了一个时辰,冀州军队逐渐就把包围圈锁死了,牢牢地卡住敌人的咽喉,这时候的拓跋晃除了壮士断腕之外基本上再也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了。两侧的冀州军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还是步兵压阵,重骑兵突击这种老一套的进攻手段,但是,虽然说老套,可是实用呀,虽然很奇怪,这个口袋阵一直没有扎紧口袋,但是这样对敌人的心理压力更大,毕竟只要有退路谁也不想拼命。这一个时辰下来,北魏大军步步后退,不但损失了数万大军,而且阵线已经摇摆不定,宛若风中之烛,一阵狂风就能吹灭,这时候的拓跋晃开始后悔了,虽然他身边上猛将如云,但是能够左右他的决断的一个也没有,谁让他是皇帝呢。

就在拓跋晃心志摇曳的时候,致命一击终于到来,他的后阵发生了混乱。其实这次三十万人马征伐冀州,北魏并没有这么强的实力,存粹是赌上了身家性命,要压一把大的,不但调动了将近十万的二线部队作为佯攻部队,更为致命的,他的部队不但充斥了大量的汉人仆从军,还有将近十万的东北当地的部落联军,有靺鞨人、契丹人柔然人甚至还有高句丽人,大小部落夹杂在一起,各怀心事,看上去声势浩大,但是忠诚度那就。。。,总之这些人跟着打打顺风仗,一起壮声势分赃可以,帮忙啃骨头,那就是想多了,正是害怕这些人捣乱,拓跋晃把这些杂兵都放在了后军,而古代作战都是前锋打硬仗,后军捡便宜,这才勉强压制住了可能有的杂音,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况这不是蚁穴,而是壕沟。拓跋晃以鲜卑之主的威势强行捏合了这些部落,但是他并不晓得,这些部落早就不是原来那种一穷二白,给一个骨头就扑上去的炮灰了,在沿海之地,杨家经营了二十多年,在黄骅、塘沽、营口、大连和葫芦岛都筑有贸易集镇,早就把那里蚕食的差不多了,他强征来的这些异族平时都被杨家用罗氏商行的名义雇佣作为打手四处征讨,辽东的大块矿山和田地,早就在暗地里成了杨家的殖民地,只是从来没有驱逐鲜卑人的官员,而是通过贿赂和这些人同流合污,成为了底下的主人,而负责这一工作的就是杨小瓜从西域买来的囚犯,天主教的东方大主教约翰。

约翰这帮人别的不行,洗脑和进行民政管理那绝对是一把好手,杨小瓜不喜欢西方宗教,但是对于用这些来腐蚀草原异族的思想却是举双手赞成的,所以在他的支持下,要钱有钱要兵有兵,不单是天主教的分支,佛教也在那里蓬勃发展,十多年前被他派去那烂陀寺取经的高僧法桐本人自从取经回来,在中原广布信众的同时,也派出了得意弟子广和到了东北传教,和约翰大主教互相竞争互相配合,把这些穷困的异族的思想统治得牢牢地,完全占领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正因为如此,拓跋晃征召这些异族加入征南大军就是给自己的脖子勒上了一道绞索。只等着拓跋嫣然一声令下,就可以拧断鲜卑人的脖子。而现在,就是需要的时候,怪不得三面埋伏,不是围三阕一,而是最后封死口袋的就是鲜卑人的自己人。

别看这些部族战力杂乱无章不比鲜卑的正规军,但是人家凶狠呀,粗蛮呀,被封建迷信武装了头脑的狂信徒,那个战斗力是无可想象的,只是缺一个领头的人,而这个领头的就是被派出去,一直消失在众人视线中的东方骑士团,作为杨小瓜的禁卫骑士长的杰拉德骑士带着三千真正的重甲骑士穿着欧洲传统的大罐头冲在了队伍的最前边。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说过,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现在拓跋晃的队伍在风雨飘摇中,本来就不稳定,而给杰拉德这一下子,立刻就从内部被攻破了,首先说三面埋伏再加上部落联军,四面埋伏,加在一起三十万打十万,真实的数字对比可能更惨,军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崩溃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拓跋晃慌了神,问身边的拓跋无敌,“无敌大叔,我们该怎么办呀?”

拓跋无敌摇头叹息,在开战之前,他就是坚决反对征南的,当年和杨某人的合作,叫他对杨某人的智谋深深佩服,虽然他不像铁鹰那样亲眼见过对方斩将夺旗,但是光是智慧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他很清楚,自己叫做无敌,其实真正的无敌如果存在,那也是那位杨家公子,而不是自己。但是拓跋晃一力坚持,他也只有服从,毕竟对方不再是那个十来岁的孩童,而是掌握一国权柄的至高无上的皇帝,而自己不过是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子了,人虽然不微,但是言轻呀。其实他也理解皇帝的心思,皇帝和杨某人相识与少年时期,对方的睿智和勇武都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能是心理阴影,本来皇帝成年以后已经成长了很多,但是十年前那次被先帝猜忌,又一次被对方所救,虽然皇帝心存感激,但是也再次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增加了对于杨某人的猜忌之心,现在杨某人被本国皇帝软禁,拓跋晃就觉得时机来了,可以趁着对方不在家攻克对方的老巢,一雪前耻(当然这耻辱都是自己臆造出来的),然后再趁机招揽对方,从而掌控杨某人,完成拓跋晃这个皇帝的英明神武礼贤下士的华丽转身。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家杨某人怎么可能就傻乎乎被坑,早就安排下了陷阱等着自己的陛下去跳,人都说伏线千里,这位安排了不止十年,和拓跋晃的智商完全是天壤之别,而且,单单就拓跋嫣然那也是鲜卑少有的智谋之士,非是拓跋晃这个皇帝可以比的,但是这话谁敢说呀,皇帝是要面子的。

拓跋无敌叹息之后说道,“陛下,为今之计,硬撑是不行的了,我们四面受敌,只好撤退,臣愿意拼死保护陛下回到大同去!”

拓跋晃知道死要面子是不行的,于是答应道,“那就依照大叔你的话,我们撤吧,朕的安危就全仰仗大叔你了。”

拓跋无敌得到了皇帝的允许,不再犹豫,立刻率领三万御林军义无反顾的向着西北方向冲杀过去。这方面拓跋无敌还是眼光很毒辣的,他清楚的感觉到,西边和北边的敌军在协同上有障碍,所以,西北方向是有漏洞的,果然经过他的一番拼死冲杀,不停地金蝉脱壳,拖得只剩下内膜了,这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带着仅有的三千多人裹挟着皇帝冲出包围圈,当然,为了逃走方便,皇帝也采用了电影里最常见的情节,换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把一个替身留在那里假装指挥,吸引冀州人马的注意力,不管怎样,安全第一嘛。

其实在城头上指挥的拓跋嫣然是看到了拓跋晃便装潜逃的全过程的,但是对杨家的大战略来说,是不是能抓住这个皇帝并不重要,相反,一个败得一塌糊涂的北魏皇帝,一个威信扫地的北魏皇帝的存在,对于杨家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就像华容道捉放曹一样,军事也要服从政治,拓跋晃就算是死了,北魏政权也不会消亡,还会有别的人站出来继承,杨家需要一个懂事的北方邻居,而不是一个不了解性格,随时可能发神经的北方邻居,所以留着拓跋晃很重要,反正只要消灭了对方的有生力量,剩下一个吓破了胆的光杆司令还是有好处的。

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失去了皇帝的北魏军队就等于没了灵魂,在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了投降,经过一天一夜的打扫战场统计战果,此战,冀州军主力死伤七千人,其中死亡不到千人,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轻伤,可以说损失微乎其微,而北魏呢,主力死亡两万多,投降七万人,而那剩下的十万部落联军死伤万人,但是因为反水了,所以不算双方的损失之内,反正他们的命不值钱,就是个雇佣军的身份,给点抚恤金就行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