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刘骏(2 / 2)
严格上来讲,刘骏现在手里的实力,在藩镇之中,仅次于刘义季,已经超过他的其他叔父和兄弟了,包括太子的军事实力也远远不如他,所以这种虚张声势的冲锋,在刘骏看来,也仅仅是不错而已。比起自家的马锺或者薛安都都差得远。
所以,都不用刘骏吩咐,马锺的一万骑兵就迎了上去,马锺重新骑上了自己的披毛犀,拎着一对大锤,硬生生的就拦住奚他观的骑兵队伍,双方对冲。马锺的部队大部分是羌人骑兵,从乌斯藏招揽来的破落牧民组成,大部分其实就是草原上的盗马贼出身,这些家伙刚来的时候桀骜不驯,结果给马锺一顿收拾,空手一个人揍一百人还轻松惬意,一下子把他们震住了,他们本来就是草原上的杀坯,自觉得能以一当十的,很牛了,结果人家马锺一个人干他们一百当玩,从那以后一个个都服服帖帖的,没人炸刺儿,规规矩矩的训练,老老实实的见血。
这些家伙已经很多年没有组团欺负人了,现在看见鲜卑的正规骑兵,那就像是鬼子看见了花姑娘,嗷嗷喊着就冲过去了,对方人多?人多才好,人少了不过瘾。刘骏给这些家伙配发的是清一色的狼牙棒和腰刀,这狼牙棒都是硬木制作的,外包铁皮,然后全是生锈的钉子,堪称破伤风神器,那真的是沾上死挨上亡,划破一点皮就要破伤风,和他们打就没有伤兵,只有战死或者受伤而死。奚他观的士兵战斗力很强,那要看跟谁比了。平时和柔然人打半斤八两,欺负一下那些缺吃少穿的牧民还差不多,和盗马贼打,还是那种超级猛的马锺的盗马贼,真的是羊入虎口,双方一个对冲,马锺就把奚他观的人马给打穿了,一万人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全是惨叫的伤兵和无主落荒的战马。奚他观很幸运,他没有和马锺碰面,否则肯定是一锤了结掉,但是其他人就很不幸了,被马锺一口气锤死上百人,,所以一次冲锋下来,奚他观的人马大乱,被干掉了七八千人,到处都是乱跑的战马,根本无力对眼前的刘骏本部动一根手指了。大队残兵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只好在那里整队,可是,他们整队,杀到他们后边的马锺不给他们整队的机会呀,一万人马数了数还剩九千多人,基本上没啥损伤,马锺把队伍掉头转回来,在战场上划了一道亮眼的弧线,就到了奚他观的右侧,然后又是一声呼哨,奚他观还在混乱的人马被从右往左拦腰截断,砍成了两截。四处都是人喊马嘶,乱作一团。
这时候刘骏手下的猛将沈明和盘坡一看机会难得,赶紧请战,刘骏点头同意,这两个人各带着五千蛮兵就冲上去了,一左一右一顿砍杀,本来步兵冲击骑兵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骑兵如果失去了速度在原地打转呢?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骑兵原地不动没了速度,受伤害的面积又大,那就啥都不是,盘坡在左,沈明在右,这一顿砍杀,专找着骑兵的脚踝下手,那叫一个鲜血淋漓,他们知道马匹值钱,就一个劲找人下手,真的好惨。奚他观再也控制不住了,全军崩溃,不管三七二十一,转身就逃跑了,不行呀,留下来死还能忍,残废了可受不了,跑吧。
鲜卑的前锋军败了,败得非常惨,刘骏带兵掩杀,但是毕竟对方以骑兵为主,所以刘骏仅仅追了三十里就不追了,安营下寨,只留着马锺去追杀,马锺则是不怕对方有什么埋伏,衔尾而追,就这么不接触,保持着压迫阵型,直直追出去一百里,这才停住脚。
此战,斩鲜卑杂号将军七名,俘虏战马近两万匹,但是生俘敌人不多,只有三千多人,其他的死或者重伤的近两万人,最后奚他观只剩下五千人逃回,可以说全军覆没,马锺一战成名,号称天下无敌手,风头远远压过了青州军。听到这个消息,杨小瓜是大为欢乐,一方面马锺是他自己的人,名气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刘骏的声望上升,自己就安全了,要不然功高震主不好玩,低调发财才是王道。
刘骏本来想呆着不动也不可能了,只好一天行军百里,追上了马锺的部队,趁机收复陈郡、南顿和汝阳,兵进征羌县,和邵陵的拓跋焘主力遥遥相对,此时拓跋焘大军十万,刘骏大军七万,人数少一点,但是士气正盛,并不弱于敌军。
拓跋焘很郁闷,本来气势汹汹的兵不血刃连夺四郡,结果这个奚他观简直了,就是一个送人头的,给人家杀了个全军覆没,还丢了三个郡,现在先手的优势全没了,还和小儿辈(刘骏)对上了,给人家杀了个下马威,这还进退不得,要是后退了,那就丢死人了,可是打不赢也会很丢脸,气得真想杀了这个蠢货,但是奚家是鲜卑八大姓氏之一,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只好训诫了一顿,命令他戴罪立功,同时罚降爵为侯,命令他立刻去家族调人马来支援,反正他们这些部落有的是私兵,不拿出来消耗就太对不起他们了,他们为了赎罪必须出血。
就这样双方都在等待,等待援军的到来,刘骏对援军兴趣不大,但是后勤必须跟上,要是没有持续三个月的粮草,那就不打。而刘义恭此时已经到了陈留,名义上总督天下兵马,其实主要是负责刘骏的后勤供应。刘义季那里自己就够了,用不到他,这也是皇帝的策略,分而治之,不能叫一个亲王集权。同时虽然不喜欢刘骏,但是毕竟是亲儿子,儿子打胜仗比兄弟要重要,所以叫刘义恭支援也是应该的。
等啊等,机会终于来了,薛安都大军一万多人趁着刘骏和拓跋焘对峙的功夫,偷袭了临颍县,切断了拓跋焘的粮道,火烧了大军百万石的草料,然后从容离去,拓跋焘没有办法,只好后退到颍川,刘骏派马锺和薛安都连番滋扰,导致拓跋焘军心混乱,差点中了埋伏,撤退途中又损失了万余人马,刘骏缓步向前,大军趁机收复了南颍川和西平,到了许昌。
到了许昌之后依旧是按兵不动,没办法,古代行军打仗,粮草问题很重要,跑太快了粮草断了那就等着死吧,只能慢慢来,反正是节节胜利,不怕皇帝说他拥兵自重啥的。
实际上越往前走压力越大,所以刘骏是不想太靠前的,如果不是这些地方都是刘宋的老地盘,群众基础好,刘骏是真不想走这么快的。就这样拖拖拉拉又过了一个月,十冬腊月开始下雪了,双方都保持默契,原地不动,刘宋的文官们开始慢慢前移,恢复对老百姓的管理,带着大量粮草救济百姓,安顿灾民,好让这些地方老百姓安定下来,不扰乱作战。
眼看着雪越下越大了,刘骏这边也不安分了,他收到了杨小瓜运来的大量滑雪设备,包括雪车和马拉爬犁,雪橇什么的,这下子,运输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趁着雪天开战了。就这样,刘骏下令,连夜前进,包围了长社(颍川的郡治所在),拓跋焘的十万大军就这么给围住了,刘骏五万人包围十万人,创造了军事上的奇迹,胆子太肥了。十则围之,你五个围十个是什么鬼,但是就这么围上了,还让拓跋焘毫无办法,气死个人。最恶心的一点,刘骏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围三阕一,而是四面包围,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十万大军被围在城里,人数的优势就没了,城门这东西,防守可以控制敌军进入,但是进攻呢,你从城里进攻,别说十万人,就算是一万人想出来也要半个小时,而这一段时间,这些出城的士兵就是活靶子,就会像飞向灯火的蛾子一样,送死而已。
拓跋焘不信邪,命令四门大开同时出击,要打穿刘骏的包围圈,叫他偷鸡不成蚀把米,结果,刘骏就把营垒修在城墙三里的地方,城里的箭矢达不到,投石机也达不到,所有优势都没有,只能叫骑兵冲击刘骏的营寨,这就很滑稽了,明明是刘宋围城,现在变成了城里的拓跋焘进攻,刘骏防守,而刘骏是步兵为主,善于守城,而且弓矢充足,还有少量投石机助阵,拓跋焘的骑兵就像是拿脑袋撞石头一样前赴后继的送死,从早晨到下午,三个多时辰,拓跋焘损失了两万骑兵,几乎是机动力量全交代在刘骏的眼前,最后不得不用上了步兵进攻,然后是铩羽而归,只好承认自己的失败。
刘骏奇袭,以少量人马围困了人数占优势的北魏皇帝,这消息一传出来,天下震动,首先讲,不管最后是输是赢,刘骏能够包围对方的皇帝,都是创造了历史,自从汉高祖白登之围,历来只有汉家皇帝被异族包围,从来没有汉家军队包围异族皇帝的先例,可以说给天下人做出了表率。影响之大,无以复加。
当然了,刘骏并不想真的干掉拓跋焘,围点打援才是他的目的,只有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有可能逼迫对方签下城下之盟,让出若干领土,毕竟对方领土广大,真的干掉对方反而得不偿失,拿不到足够的利益,他死了拓跋晃继位,除了结下仇恨毫无用处。不过这小心思只有他和杨小瓜刘义季知道,皇帝什么的就算了吧,只会掣肘,不会帮忙,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闷声发大财才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