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罗隐(二)(1 / 2)
《五代史补》中有一段关于罗隐的记载,生动地描绘了他科举之路的坎坷与人生抉择的智慧。罗隐,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虽然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造诣,但在科举考场上,却因其傲视群才、不拘小节的性格,而遭到了公卿们的厌恶。他六次参加科举,却屡屡落榜,这无疑是对他才华的一种讽刺,也是对他性格的一种考验。
在长安,有一位名叫罗尊师的相术大师,据说他精通相人之术,能够洞察人的命运。罗隐深知自己相貌丑陋,担心被罗尊师看出什么不妥,因此每次与罗尊师交谈时,都故意摆出一副自大的样子,试图以此阻止罗尊师为他看相。然而,随着科举的屡次失利,罗隐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决定向罗尊师求教。
罗尊师看着眼前的罗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缓缓地说道:“我其实早就看穿了你的情况,只是因为你命中注定要考中,所以之前才没有告诉你。现在,你既然来问了,我怎么敢有所隐瞒呢?不过,我看你的命运,即使考中了,也不过是做个小官而已。如果你能够放下科举,回到东方的强国去寻求任用,那么你一定会富贵起来。这两条路,你自己选择吧。”
罗尊师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罗隐的心上。他茫然不知所措,几天来都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之中,无法自拔。他的内心在挣扎,在权衡,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他的邻居,一位卖饭的老妇人,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她看着罗隐那沮丧的神色,关切地问道:“秀才,你的神色怎么如此沮丧?莫非有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吗?”
罗隐抬头看了看老妇人,心中一动,以为她懂相术,便把罗尊师的话全都告诉了她。老妇人听后,却笑了起来,她说道:“秀才啊,你怎么这么迷糊呢?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罗隐的大名,你何须非得考中才算是成功呢?你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又何必拘泥于一个小小的官职呢?还不如赶紧去追求富贵,这也是你老婆孩子的愿望啊。”
老妇人的话如同一股清风,吹散了罗隐心头的迷雾。他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的方向。于是,他收拾行囊,回到了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