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符道昭(2 / 2)
在随后的岁月里,符道昭辅佐李周彝、寇彦卿等人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在讨伐沧州的战役中,他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果决的性格。当时,太祖亲临魏州讨伐牙军,而中军前有魏博将山河营指挥使左行迁。左行迁听说府中有变故后,便率军返回屯驻在历亭,自称留后(代理节度使),并纠集了数万人马跟随他叛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符道昭辅佐李周彝与寇彦卿等人大败叛军,杀死了四万多人,擒获了左行迁并将其斩首。这一战不仅彰显了符道昭的军事才能,也让他在太祖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然而,符道昭的勇猛和果决并未让他始终保持胜利。在另一次战役中,他遇到了史仁遇这个强劲的对手。史仁遇也聚集了数万人马占据高唐,与符道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一番苦战,符道昭终于击败了史仁遇,擒获了他并献给朝廷。他们乘胜夺取了澶州、博州两地,并平定了这些地方,又杀死了万余人。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让符道昭的威名更加远播。
然而,符道昭的性格缺陷也在这些战役中逐渐暴露出来。他性格勇猛果决,多次率先冲锋陷阵,虽然屡有挫败,但总能凭借李周彝、寇彦卿等人的协助化险为夷。然而,在护送士兵上报战功时,却出现了不实之辞。许多人都将符道昭列为首功,以此来邀功请赏。太祖虽然暗中知道了这些情况,但并未立即揭穿或奖赏。他深知符道昭的才能和价值,也明白在乱世中需要这样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因此,他选择了沉默和包容。
但是,这种沉默和包容并未能让符道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依然保持着那种迎合他人心意、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事风格。在围攻沧州的战役中,太祖为了谨慎起见,没有使用骑兵,而是让符道昭在唐阳放牧马匹。这一决定让符道昭感到十分不满和失落,他觉得自己被太祖冷落了,开始产生了怨怼之心。
这种怨怼之心在太祖受禅称帝后更加严重。虽然太祖将兵权委托给了他,让他与康怀英等人攻打潞州,并用“蚰蜓堑”(一种防御工事)将其围绕起来,使得连飞鸟都难以飞越。但符道昭却并未因此感到满足和感激。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赏识和重用,而不是被派去执行这样一项看似无关紧要的任务。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就在符道昭心怀不满、准备寻找新的机会时,晋国的援军到达了。王师大败,符道昭在混乱中被晋军所杀。他的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而他那些未竟的梦想和野心也随着他的死去而烟消云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