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争锋(1 / 2)
第446章争锋
李士实知道这次朝会之后,势必会迎来内阁、七卿等人的诘问。
索性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等会儿奏明裁撤冗官的事情,省的和这帮家伙继续虚与委蛇。
这次他能打个突然袭击,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之后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们,必然会对他重重设防,展开攻势。
正在李士实想要对这些家伙怒喝一声,“对不起,我是左都御史!”的时候,不想原本缄默无言的朝廷重臣们首先开始发难了。
只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政治跳反的李士实,而是刚才装逼爽到了的朱厚照。
就见户部尚书孙交主动出列说道,“陛下,霸州流贼祸乱四方,导致野无遗谷,民不聊生。”
“幸赖陛下有仁德之心,柔慈之念,不妨下旨减免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赋税,好让百姓得以休生养息。”
“减税”刚才还在殿上暗爽的朱厚照立刻有些懵逼了。
这么突然的吗!
昨天他还在为钱粮的事情的蛋疼,今天户部居然还主动跳出来要减税。
该不会是孙交这家伙,见李士实美美的刷了一波声望,也想拿朝廷的税收做人情吧
朱厚照狐疑的打量着自己的大臣们。
这时,他忽然发现了兵部尚书何鉴眼中的跃跃欲试。
朱厚照这等聪明的人,立刻反应了过来。
这不但是要冲自己打黑拳,还是连环拳。
只要一减税,势必会造成财政紧张。
那他在京中编练新军的事情,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兵部更是有了借口,拒不支付相应的钱粮。
朱厚照想要练兵可不是练个三五百人的架子,而是切实的希望有一批忠于他的兵马,并且以此为核心,撬动更多的兵马为他所用。
这样的话,钱粮的耗费绝对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朱厚照当即质疑道,“之前户部不是一直说入不敷用吗怎么现在还有余力减税”
孙交闻言,从容不迫的说道,“苦一苦朝廷,总比苦一苦百姓好。户部的岁入虽然紧张,但只要俭省开支,想要撑到明年的话,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厚照又不是小白,当初为了推行新政,他可是好好的把朝廷的各项事务研究过了的。
当即便询问道,“如果钱粮不足,那若是边镇有警,四方有灾,又当如何”
孙交作为老户部,应对手段张口就来。
“莫说现在无事,就算有事,也可以仿照太仆寺马捐的先例,让富户们出钱出粮为朝廷分忧。”
朱厚照闻言笑了,毫不客气的点破其中的关节,“那是为朝廷分忧吗”
“先让朝廷免掉他们的赋税,等到朝廷用到钱粮的时候,再用官身从他们手中换来钱粮。”
“他们得了官身,还能再免徭役。”
“朕却要白白拿出官身和免役,拿回本该属于朕的东西。”
孙交闻言,却不以为然道,“陛下此言虽然不错,但是从中得利的又岂止少许富户陛下难道看不到那嗷嗷待哺的百万黎民吗”
“当年楚共王出去游猎,一不小心丢了随身携带的弓。左右随从请求去寻找,但是楚共王却说,楚人丢的弓,又被楚人捡到,又何必再去找寻”
“无论富户还是贫户,都是大明百姓,都是陛下赤子。陛下的官本就是要给大明百姓来做的,只要于国有利,得到官职的是此辈还是彼辈,又有何区别。”
“以陛下之胸怀,难道还不如一楚王吗”
“何况朝廷征收赋税,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无急迫,何必要尽收于仓廪”
“朝廷如果斤斤计较于小利,恐怕会伤害天子的仁德啊。”
朱厚照的一下子就感觉不好了。
他刚刚立的仁德人设,一下子就成了打来的回旋镖。
任是朱厚照再怎么不要脸,也不能眨眼之间就毁人设吧。
正在朱厚照颇觉哑口无言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当初裴元递给自己的一份文章。
那份文章乃是户部右侍郎王琼所写,里面虽然以这次平叛的军事分析为主,但是也涉及到本职的一些民政问题。
似乎,可以利用一下……
于是,朱厚照一转念,立刻脱口而出道,“孙卿此言,只怕想当然了吧”
孙交愕然,当即询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厚照当即得意洋洋的说道,“据朕所知,霸州贼起事的当年,禾稼丰熟,只有河间府因为水灾收成减少。经历贼患之后,富民虽被贼害,其力足以输纳,而贫民无田,朝廷的恩惠难以普及。”
“霸州贼起事之后,因为规模壮大,转而以进攻大城为主。然市民无田,乡民有田。后期受损的又以市民为主,免去田赋反倒利于乡民,不能惠及市民。”
“如此种种,以孙卿之论,在霸州之乱中受害最深,损失惨重的贫民、市民一无所得。而拥有大量乡间田土,受损又不多的地方豪族,反倒会因为朝廷免除赋税,变得更加富裕强盛。”
“他们甚至可以凭借朝廷减省的税赋,让更多的贫民、市民依附他们。”
朱厚照说着,笑嘻嘻的看着孙交问道,“孙卿,是这样吗”
诸位重臣听了,尽是瞳孔一缩。
出现了!
在天子的认知中,居然出现了他们没有教过的知识!
不少人把锐利的目光扫向了诸位教导天子读书的翰林。
那些翰林们也眉头紧皱,深色凝重。
翰林学士靳贵脸沉如水的微微摇头。
内阁首辅杨廷和,看了孙交一眼,示意他退下,随后首先发问道,“孙交此策是否可用,仍值得商榷。只是陛下人在深宫,何以得知此等细节莫非是有厂卫刻意蛊惑”
朱厚照正待夸耀是自己想出来的。
忽然心中一动,目光看向一人,笑着说道,“此乃户部右侍郎王琼所言,朕以为很是得当。”
王琼正站在朝官之中。
刚才听到天子引用他的一些看法打脸孙交的时候,他还惊喜不已。
首先,这说明裴贤弟没骗自己,他真的做到了。
他真的把自己的文章,递到了天子手里。
而且,天子不但看了,也真的上心了。自己关于这次平叛的一些思考,也能被天子信手拈来。
这说明了,自己和天子有合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