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感性认知(1 / 2)
第519章感性认知
“李总”几乎没看过李颜出神的孙淼一时间有点慌。
“哦,安排就按我说的先做吧。”李颜回过神来。
孙淼听出来了逐客的意思,于是回了个“好的”就火速离开了。
李颜等了一会儿,果断切换办公室状态为“请勿打扰”。
他需要点时间消化。
这个九分的突破意义非常重大,但偏偏如此……悄无声息。
70%进度的后边是令人望之胆寒的高山,80%进度后则是一望无际的汪洋,李颜一度以为90%后边得是浩瀚的天空乃至宇宙。
然而,竟然是通往王座的台阶。
虽然很高,虽然很多,虽然很陡……但它有终点,并且是一个怎么看都宣告一切封顶的王座。
其上已经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没有更高的山,没有浩瀚的天,甚至连一颗遥远的星都没有。
是一片虚无。
李颜感觉到一瞬间的兴奋,随后却是沉沉的失落。
兴奋是因为看到了终点,失落是因为这条路,确实有终点。
不过这些情绪很快就被压制并且抛之脑后。
现在重要的是,心智为什么就突破了90%
大部分时候,一个人心智的改变都是悄无声息的,但凡你自己都能意识到“我变了”,就说明你还没有真的有所改变。
大声喊着“我一定要戒烟”的人戒不了烟,刻意逼着自己戒烟的人也戒不了,就是某一天突然不乐意了,虽然不排斥,但也不会再追求,这么一个瞬间以后,就真的戒了烟。
情绪的堆积是缓慢的,爆发以后又会修复,感触、体悟、觉醒,这些东西并不会在你脑子里叮一声,也不需要你去说出来。
很多时候,你自己也说不出来。
其他人告诉李颜“你变了”,系统用一声脆响让李颜确认,他确实变了。
然而他真不知道自己变了什么,80%代表的是人类最顶尖,虽然“最顶尖的心智”听起来非常没有说服力,但至少能证明,他的心智水平非常高、人格本来就非常完整。
答案藏在变化里,既然最终结果的变化无法自辨,那就看过程——
谈恋爱了。
与一个女孩确定一段友情之上又与亲情不同的关系,成为最亲密的人,遵从人这种生物的一大本能。
这是前世也未曾有过的体验,未曾有过的心态。
尽管李颜的学识让他可以轻松拆解“情感关系”的各种本质,可以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精彩爱情故事,“爱情”本就是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的一大课题,说他不懂是不可能的。
但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并不会自动同步。
就像那天晚上的接吻,哪怕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生理读本看过无数遍,连亲吻瞬间两个人可能分泌的激素与相关印象都烂熟于心,嘴唇真的接触时,该归零的还是归零。
这个吻是炒栗子味的,独属于李颜与韦韵之。
李颜与韦韵之的关系再过去一两年里完全可以等同于恋爱,但就是缺少这一句“我喜欢你”,就是缺少一场官宣的仪式。
哪怕只是对他俩自己的官宣。
这就是变化,或许李颜自己觉得一切跟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仅仅是第二天早上,汪紫与孙淼简单两句话就能感受到不同。
李颜变得更松弛与自如了,相处起来也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不仅仅是被捧到天上的神仙。
李颜想起韦韵之所担心的事情——她怕自己成为一种牵绊,绊住李颜的手脚。
启明星的光是不会减速的。
谁知道,被羁绊牵引入世,竟然不是负担,而是奖赏。
李颜感觉到一级技能“认知突破”的呼应。
他的思路是对的。
那么,系统的上限到底是什么
如果李颜心智的突破是因为他进一步补完了上辈子也未曾有过,但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爱情体验”,那下一步呢
一个人心智的极限是什么
是生死观。
人所必须经历的,还有生死。
身边人的离去,以及自己迟早要面对的那一天。
或许在看破生死的那一刻,就是心智等上王座的瞬间吧。
这大概就是“补完”的意义,一些新的认知、感触、体验、经历……是提升系统数值的最佳养料。
“还真是逻辑自洽……”李颜感慨。
他早就总结过了,这个“全能加点系统”不仅仅是“能”全能加点,而且要求你“要”全能加点。
系统机制摆在那,持续研究某一项技能是没有意义的,找到角度,找到突破性认知,通过全体技能的提升找到卡壳技能的提升点,一个蓦然回首就可以迈向新高。
李颜在八十分后进展缓慢,一方面是系统本来越到高分越难提升,一方面也有他选择“钻研”的影响。
普世价值观下,一些尖端理科知识是带领人类走向更高层级的灯塔,价值是远高于其他领域的。
李颜目前的地位,也基本是人类顶尖级别的理科造诣给的。
计算机能力是目前成就的基底,让世界注意到他也是源于青信奥国际赛第一名,自研系统成就了蛟龙手机,蛟龙手机带来了惊人财富,流水线智造、无人机、光刻机奠定了今日傲视群雄的地位。
可以想象,如果李颜写出惊世文学作品,或者在体育界叱咤风云,是绝对达不到今日高度的。
高精尖理科知识探索的是宇宙的本源,学习难度与深奥的文科知识确实不在一个层级。
李颜当然有他精力分配的倾向,他把大量时间与精力交给了理科核心技能的钻研,然后拿学习文科知识与体育锻炼当休息,聊以消遣,只要能让分数提升就算达标。
他从没想过,这导致了他的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非常不平衡。
所以从未想过,“生活经验”也能直接影响到系统提升。
就像研究再多资本对世界、对个人的影响,成为了理论专家,也无法真正对“钱不完”感同身受。
数字达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失去对这个数字的感性认知,从而直接影响到理性认知。
李颜可以当神,但他不能放弃做人。
尝试对于这个系统来说就是良药。
每一次从钻研中走出,都是击碎舒适区的勇行。
就像“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就像诸多故事里天下无敌的下一层境界必然是再次变得不够无敌。
文是理的基底,是理提升的钥匙。
出世是入世的进化,入世却是出世的前提。
阴阳调和,太极两仪……
李颜感觉自己突然进入了一种强烈的辩证状态,在分裂与融合之间切换、拉扯。直到一个感性认知又逐渐冒头:“这条路,终究是有终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