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凉山的马铃薯(2 / 2)
在家里时,也偶尔有学生来登门求教,他知道这些人以后大多不会回来了。
但走出去也好啊!
最关键的是省里和国家也没放弃这块偏僻之地。
雅西高速已经开建了。
外国专家曾放言这里是建设铁路的禁区,但成昆铁路已经通行了38年。
而今又有雅西高速,如果通行了,那一定是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另外,还有前赴后继前来支援建设凉山的各路基层人才。
这些,都让向天山看到了希望。
一下午的时间,向天山都在带着天禾的员工一起忙碌着。
不厌其烦的和感兴趣的村民、合作社、乡镇、其它商品薯繁育场讲解有关种马铃薯的技巧,或是拿着锄头就地演示。
临近散场时,技术员阿洛拉哈还意犹未尽。
“向总,我算了算,今天一天就有五万多粒的意向订单,比去年一年的销量都多。”
“这我能分到多少提成哈”
看着笑容满面的彝族小伙,向天山笑骂道:“看看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出去可别说是我带的你,我丢不起这人。”
也就喝口水的功夫,那李德明又凑了过来。
“向总,来,整支烟。”
“别,我不抽烟。”
向天山挥了挥手,让阿洛拉哈去忙,然后随意的做到了田埂上。
李德明见状则蹲了下来,“向总,嘉禾最近在桂省、闽省、陇省大力发展能源林,我们也想请你牵个线,搭个桥。”
“怎么个说法”
“把会理的麻风树基地转让给嘉禾。”李德明见周边只有他带来的两个人,说道:“大概有二三十万亩。”
“不是只有三万亩吗”
“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了,除了我,县里也想把其它的基地转给嘉禾。”
李德明笑道,直白的比了两根手指:“事成了,你能拿到两百万介绍费,以后也就可以安心养老,不用出来晒太阳了。”
凉山的紫外线比阿魏戈壁更毒,这一年多时间里,向天山也快被晒脱了层皮。
不过会理的麻风树基地他去过,先不说其他,就那树的长势,死的死,倒的倒,剩下的也形如枯槁。
明眼人一看,就没有多少利用价值,正常人都不会流转。
那为什么会找上他呢
向天山思索了一阵,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这可能是涉及到数亿元的收购,而他属于内部高层管理员,又清楚现场情况。
这笔钱既是介绍费,也可以说是封口费、好处费。
“你那麻风树基地一团糟,这可是明摆着坑人啊!”
“话不能这么说,村民工作都做了,杂草也清理了一遍,树稍加管理也是能起发展起来的。”
“嘉禾完全可以重建。”
“有什么事好商量嘛,向总,何苦呢,闹僵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在昭觉我也是有人脉的。”
向天山看了看一行三人,有两个是膘肥体壮的大汉,凶神恶煞,看样子是打手。
“也不是不可以,得加钱。”
李德明心里一喜,原本商量的是给300万,他给抹了个零头。
“多少”
“一千万,要先支付一笔定金,我就去在中间撮合,不过不敢打包票一定搞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千万,老子都拿不到这么多钱,你在想屁吃。”
“那就没辙了。”
向天山起身拍拍屁股准备走人,李德明和两个大汉挡住了去路。
“怎么,软的不行想来硬的。”
“这是你自找的。”
“干嘛,干嘛,想打架啊”
这时,阿洛拉哈带着一大帮子人,乌央乌央的从村里冲了过来。
向天山瞄了一眼。
其中甚至还有八九岁的小孩,光着半截身子,皮肤黝黑,跑得飞快,但跑在最前头的却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
拉哈这小子,怕不是把整个阿洛家族的人都喊来了。
李德明三人已经露出了惧意。
实在是来将凶猛。
这白头发老头不是这个村子的吧,这么有威望
一来就是二三十人。
不消一会儿,人群就围了上来,一句话没说,领头的就踹了一脚。
下手贼很,疼得李德明龇牙咧嘴,连连求饶。
向天山不想把事情闹大,将还想动手的人拦住了,一群人还真就听他的话。
李德明露了怯,一刻不想呆了,不过向天山这里确实一颗雷。
“向总,条件好商量,回头我再找领导问问,会理的情况还麻烦你多美言两句。”
向天山只是笑了笑,等李德明走后,和阿洛家族的人打了个招呼,又看向那个跑在最前头的中学生。
“阿洛伍来,作业写完了没,在学校是不是也经常打架”
“没,在学校没打过架。”
阿洛伍来比一般的彝族人要一些,但少年人稍显单薄,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是有望考出去的人。
“拉哈哥说你要被人打了,我就跟着来了。”
“行,现在没事了,回去写作业吧,大伙也都散了,散了。”
等人群走完后,向天山颇为感慨,“干活也没见这些男人这么积极。”
坐在田埂上想了会儿,向天山才拿出帮帮机拨通了号码。
“老板,有件事给你汇报一下……”
酒泉,瓜州以西的盐沼滩上,草木枯黄,疏勒河道流着浅浅清水,郭阳顶着簌簌寒风听向天山说完。
“老向哦,可惜了这一千万,这可得挣多少年去了。”
向天山:“我这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别,你还要创业呢,项目补贴申报可是个好赛道,现在会的人不多,以你的能力,挣个亿万身家也不是不可能。”
“可我想在凉山搞这个。”向天山笑道:“这里的潜力不高,要不,老板投资一点”
“行啊,看在你给我省了钱的份上,你的公司我参一股,名字我都想好了,山羊农业怎么样”
“额……不怎么样。”
向天山原本想让嘉禾投资凉山的农业,想了想还是算了。
“哈哈,那就这样,麻风树的事我知道了。”
对凉山发生的插曲,郭阳没放在心上,事实上,除了秦立军,还有其他人也联系了嘉禾。
不过凉山麻风树能源林暂时还不合适,倒是攀枝可以结合印楝树,搞一个示范带动基地。
成功了,能赚钱,愿意跟风的人自然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
思索了一会儿,呼啸的冷风就让郭阳回过神来,不愧是世界风库,这风就没停过。
他现在所处的疏勒河段北侧,隔着防护林草地,便是筹备建设的风力发电场,目前已有10万千瓦并网发电。
风电之都也即将步入快车道。
而河道南侧便是盐沼滩,原本赤地千里,雪白一片。
如今,也只是多了数公里的灌木林草地,防护着南北风沙对河道的侵袭。
这里已是疏勒河下游,在更下游的西湖农场也是这次文冠果项目里产业调整的对象。
“节水休耕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一同视察的秦立军头发被吹得散乱,“以往这个时候河道早干了。”
“水还是流不到西湖湿地。”
秦立军扭头,“我发现你这人有个毛病,老是喜欢拆人的台,得亏你没在机关单位上班,不然一辈子都只是个科员。”
“什么”
“我说……噗噗……”
“风太大了,听不见,先上车,回肃州了,等会儿又得摸黑。”
说完,郭阳快步向停在盐碱滩上的越野车走去。
结果上车后秦立军还不依不饶,“我说你喜欢拆台。”
郭阳:“那不可能,我这学历,进一般区县农业局,起步就得是个副科。”
“合着你全听见了是吧”
“领导,你说风车
“你别想转移话题……不,不是,你刚才说什么”
秦立军愣住了,他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这片规划中的风电场属于噶顺戈壁的一部分,又称八百里瀚海,往北能抵达疆省的哈密。
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四季大风呼啸,几乎所有的地面寸草不生。
“有草当然好啊,可这片戈壁不一样,条件太恶劣了。”
郭阳喜欢看地图,如果单纯以面积论,这片风电场面积应该比敦煌湿地还大。
“等流域内节水休耕成功,疏勒河下游应该就有水了,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戈壁上的大风车还在转动,秦立军却被撩拨得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是别人和他说要在风车下的砾石上种草,他当是个屁就给放了。
但这人是郭阳。
那30万亩戈壁上夏天盛开的朵,以及如今黄澄澄的沙棘果,无不表明嘉禾有这个能力。
“需要市里怎么做”
“一时半会儿还用不上。”
郭阳沉吟道:“节水休耕,调产业结构,这些已经在做了,滴灌工厂今天也看了,可以正常投产,以后就是逐步扩大范围。”
“行叭。”
“领导,你不会要调走了吧”
“暂时不会,不过估计也吃不到你画的大饼了。”
夕阳下,风车伫立,越野车在戈壁上掀起一溜儿尘土。
而在各大城市的超市和市场里,嘉禾的终端产品也迎来了一次丰收的果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