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产业形势的变化(1 / 2)
第302章产业形势的变化
郭阳再次强调道:“你冷静点儿。”
见老板神色严肃,谢时杰愣了一会儿,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他想给自己找找理由,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等他缓了好一会儿,郭阳才说道:“优质草料的市场永远不缺。”
谢时杰这时候已经冷静了下来,想了想,开口道:“畜禽也不是非吃不可,总能找到替代品。”
“的确是这样。”
“但当酪农协会,或者其它农场主感受到了草料带来的差距,比如说牛奶和鸡蛋产量下降,营养成份和口感也大不如前,他们就还会回来的。”
“但想毁约就毁约,想买就能买,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郭阳停顿了下,其实这事没那么复杂。
在知道消息后,他就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坏事,所以才能安然自若的利用小精灵巡田。
但他忽略了谢时杰,至少得到消息的这一两个小时里,谢时杰没能转过弯。
或者说没有想到合适的应对办法。
谢时杰问道:“那为什么岛国剩下的一半订单,苜禾还要接过来”
当美利坚苜蓿降到每吨两千元左右后,苜禾的牧草价格也不可避免的到港价格降到了两千一二百元每吨。
但到养殖户的手里,价格依然没有多少变化。
郭阳轻描淡写的说道:“一是还有的赚,另外就是拖延时间,这样我们可以准备的更充分。”
谢时杰略微有点回过味来了,但依然没有彻底的连贯在一起,所以他直接问了出来。
郭阳也耐心的说了起来。
“以前日韩、阿联酋、宝岛、东南亚是最主要的苜蓿消费地,也是主要的进口国家和地区。”
“但现在国际苜蓿市场的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国内。”谢时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的说道:“三聚氰胺是去年底,从年后开始,苜蓿需求就高涨。”
“还有沙特,今年已经明确了要进行农业转型,由自给自足转向全面进口。”
“不止是沙特,粮食危机下,埃及等国也会减少牧草种植。”郭阳笑道:“但最重要的还是国内市场。”
“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才是苜蓿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苜蓿产业前几年在老美并没有什么补贴,这次突然给出高额补贴,就为了一个岛国市场其目标还是国内市场。”
谢时杰说道:“如果抛开苜禾不算,国内其它公司的商品苜蓿草产量只有20多万吨。”
“大多数种植户还是自己消耗了,包括滨海盐碱地上的农户也是如此,喂牛羊、喂鸡鸭。”
一边说,谢时杰对目前的局势也赫然开朗。
受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高层和社会都意识到苜蓿产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国内大型乳企意识到了优质苜蓿的巨大价值。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苜蓿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草业专家们去年初递上的报告也产生了影响,苜蓿产业振兴政策也会有。
国内苜蓿产业也将因此走出困境,摆脱依赖出口的局面。
市场拉动+政策扶持,国内的潜在需求确实很可观。
而作为龙头企业的苜禾农牧,在这方面能发挥的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等想通了所有关节,谢时杰也不由一阵尴尬。
居然被小鬼子影响到了。
“老板,是我上头了。”
“没事。”郭阳玩笑似的说道:“就是你这个副总裁想转正还得再努力点了。”
谢时杰当了郭阳两年助理,随后就被放到了苜禾负责具体事务,但总裁的名头还挂在郭阳身上。
“贸易上的事,可以多问问余小川,我也只知道些皮毛。”
“好。”谢时杰又问:“我接下来想把国内市场抓一抓,就从伊利和蒙牛开始。”
“还有小鬼子那边,我们的苜蓿产业集群可以发挥作用了。”
郭阳冷声道:“给辉煌、绿洲等草业公司打个招呼,统一口径,特级苜蓿禁止出口到岛国。”
特级苜蓿的产量比例很低,美利坚几千上万吨,可能才出5060吨的特级苜蓿。
而在河西走廊等产业高地,种植苜禾1号,特级苜蓿的产出比例至少是10倍优势。
你嫌弃我价格高
等你回过味来,再想买时,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自己能消化,为什么要卖给你
两人从牧草基地,大概了一個多小时时间,才再次回到了公司。
郭阳下意识看了眼种子商店,自然能量已经积累到了5733点。
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在见识了阿魏戈壁、沙海农牧,以及苜禾的100万亩盐碱地变化后,他也并不感觉到奇怪。
或许还可以在国内培育一批种子,但要培育什么呢
此前培育的粮油作物有些还才刚进入市场,还没消化完,现在又培育不太合适。
生物柴油品种也有了。
思来想去,只能从蔬菜、水果、以及畜禽等方面着手。
等等,不一定得是经济作物,还有沙漠、戈壁、山地等极端地区的作物培育,甚至青藏高原也可以试试。
郭阳回忆起了一件事,此前曾让毕强和复旦大学的钟扬教授团队建立合作,共同收集研发青藏地区的作物种质。
已经过了挺久了,应该有结果了。
出国前去毕强那边再看看。
出国后,也要想想,如何利用这些自然能量给对方找找茬。
下乡一般都是一天,郭阳回来时已接近下班,从四川回来后,各种工作就处理得差不多了。
这会儿反倒闲了下来。
干脆登录了开心农场的界面,打算玩一会儿,找找培育种子的灵感。
结果上线后,就又看到了徐小雪发来了消息,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人又失踪了部里关于种业报道的采访你要参加吗算了,我还是找瞿总。”
“我在淘宝网上看到,有一家菁菁园艺在销售天禾的卉种子,是天禾的合作伙伴吗”
奇了怪了,怎么老是喜欢通过开心农场发消息呢
“嗯,找瞿阳。”
“以后有事,可以直接和我打电话,或者发qq消息。”
回复完第一条消息,郭阳又看向了第二条。
菁菁园艺。
他也上淘宝上搜索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店铺,封面的照片是天禾的圃,随后是嘉禾办公园区的境。
图片很抓人眼球。
郭阳想起了此前做境设计的那两个女孩,说是合作伙伴,好像也没啥毛病哈。
至于从天禾进货当二手贩子,对惠农网影响不大,经营苗圃、圃的企业还是会从惠农网上拿货。
只是二道贩子的生意,不长久啊!
郭阳没有过多在意,本想再看看卉种子的销售情况,但一想,游戏都打开了,玩玩再说。
收菜、垦地、播种、除草、浇水…一套流程完成,他还意犹未尽。
又去光顾了下仅有的几个好友菜园,才算是完事。
不过他的账号玩得太少,等级也低,作物种类自然不多,想找育种灵感的想法自然是落空了。
去食堂吃完饭,郭阳又回到办公室,准备加会儿班,了解了下天禾卉的发展情况。
首先是种子的销售金额,截止目前有三百多万元,成品植物销售额还要差一些。
这个数据对天禾来说有点寒酸,去年秋天上市销售,大半年时间卖了三百多万元。
还比不上玉米一天的销售额。
但这就是卉种子的现状,市场份额都在外资的手里。
嗡嗡嗡时期,国内的卉种子科研和产业损毁殆尽,如今比蔬菜种子还惨,基本上全靠进口。
酒泉虽然聚集了国内最多的卉种子生产基地,但主要是为国外制种。
承担着劳动力密集的生产任务,把握不了关键技术和种质资源。
外商回收种子后,一部分又高价返销国内。
国内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只有几家小型私营公司在经营从事种生产和销售。
有的也尝试引进了国外的种子进行自繁留种,但后代整齐度、色泽均出现严重分离退化,种子质量很差。
以至于国外高价种子在国内卉种子市场予取予求。
国内的卉品种科研很难开展起来,甚至卉品种审定都不怎么开展。
摆明了就是允许国内仿制和扩繁,但品种退化很难绕过。
甚至连引种都忙不过来,荷兰、美、日、法、德、以色列这些国家每年的卉新品种授权都是四五千个。
自交种子、混合种子、杂交种子、人工合成种子。
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
好在国内卉种子的销售规模不算太高,这一时期约摸在45亿元上下。
天禾的草种子市场份额接近1%;至于苗木这块,在西北地区想发展起来还是有点难度。
反正也不是天禾的主业。
精品卉和园艺植物倒是可以再来一些。
之前的20个品种每个都只了1点自然能量,出色是出色,但出了西北,表现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将这事记在心里,见时间还早,他又打开了开心农场。
晚饭前播的种已经成熟了,准备收获的时候,才发现被人偷了些。
刚好徐小雪也在线,不是她还能是谁
看了看她发的消息。
“我不仅没你qq好友,也没你私人电话,有要紧事都是打伱秘书电话。”
“……”
郭阳一阵凝噎,两人认识也有两三年了,交集也有好几次,但是好像没留下联系方式。
没过多犹豫,郭阳把联系方式发了过去,加上了好友。
“以后部里有什么动态,提前通知一下我叻。”
“可以。”
郭阳也不知道聊啥,就玩游戏去了,收菜、播种、浇水……一套流程完成后就直接下线。
这游戏对他没多大吸引力。
网友们兢兢业业的在网上收菜偷菜,但他还是更喜欢在现实世界中经营大农场。
……
加州,尼特罗公司。
这个全美最大的苜蓿种子公司,在今天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企业家兼大农场主巴恩斯在他的农场上宴请行业里的精英,以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员。
毫无疑问白人老头巴恩斯是主角,不断有人来向他恭贺。
“恭喜,你做了一笔成功的生意,一单价值4000万美元,这是去年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一名官员穿着笔挺的西装,将高脚杯里的红酒举起。
巴恩斯也满面春风的笑道:“这多亏了你,杰伊议员,没有你的影响力,补贴方案还没有下文。”
被称为杰伊的中年男子仰头抿了一口红酒。
“苜蓿协会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巴恩斯继续说道。
这4000万美元的订单只是一个开始。
他亲自去过华夏西北,领略了河西走廊的水土风情。
那里干燥,那里阳光充足,那里的确能产出世界上品质最好的苜蓿。
苜禾农牧也是强劲的对手,它们的种子超乎寻常,牧草加工技艺同样精湛,就连北美最引以为豪的二次压缩和运输技术,对方好像也不错。
这让尼特罗,让北美苜蓿产业接连在东亚市场受挫。
但那又算什么
尼特罗在国际贸易上积攒了无数的斗争经验,岂能是这么简单就被打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