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30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300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多星期,连主设计都没有装配好。

过了半个月时间,设计方案才全部敲定,工程人员也按照设计,围绕氢弹电池做大量的改造工作。孟志林去实验间的次数也变多了,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上午,就想看看怎么设计安装的。

他根本不看好张硕领导的工作。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把需求非常高的变压电控装置,体积压缩十倍以上,还需要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且不能影响有电力逸出。

这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

张硕则是依靠其他小组上报的设计,还有一些讲解的内容,就敲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是学生用浏览器搜索了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写了一个应用的设计,其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bug。

换做真实的研究,也就是测试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赵括啊!”

“纸上谈兵,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样的设计方案,测试不出现问题才怪了……”

孟志林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有和其他人说,因为不管是领导,还是其他的研究员,都对张硕更有信心,他有什么想法不重要。

这种情况让人很难过,但对方不碰壁能听他的吗

……

当进入到制造安装阶段,除了孟志林以外,研究组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

张硕的研究方式和孟志林存在明显不同。

孟志林是先做主体的设计,主体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再和其他人讨论解决。

张硕则是敲定了整个设计方案,主体再包括细节都是联通在一起的。

就像是盖一栋大楼,设计方案都摆在那里,按照设计方案去建造就可以了。

等全部都制造安装好,以后再进行整体的测试。

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

其他人按照设计方案去安装就可以,根本不用怎么解决碰到的问题。

当然有好处,就有坏处。

如果在后续测试中碰到了问题,因为连细节的安装都做好了,再想进行调整就很困难。

尤其是碰到大的问题,可能会推翻所有的设计,让所有的工作以及努力付之东流。

其他人就不用考虑这么多复杂的问题了。

他们只是按照工作安排,一个部分一个部分进行安装,因为中途不会碰到问题,安装速度还是很快的,只费了三天时间,所有部分都已经安装好。

下一步就是进行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系统的调试。

……

“虽然安装的速度很快,但还是拖延了进度。”

“按照原来的计划已经进入中期,肯定还会有一些问题,后续慢慢调试也能解决。”

“现在才刚开始进行调试,这样整体的设计,调试往往可能比设计、制造需要的时间还要长。”

“如果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要推倒重新设计……”

“重新设计,重新制造安装,再去进行新的调试,又会是一个循环,来上三、四次……”

“遥遥无期啊!”

孟志林感叹着摇摇头,他有点小小的幸灾乐祸,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想,但还是有些控制不住。

每个人,都是如此。

当赵老师再来到基地的时候,孟志林也忍不住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要是碰到了大问题,就要重新设计制造。”

“张硕教授的想法确实没问题,但是,我感觉吧……”

他说着摇了摇头,明显不看好。

赵老师反倒觉得很有意思,有人质疑张硕的工作,实在是非常的少见。

他笑笑没说什么。

这天下午就是进行第一次测试,赵老师一行人,再加上孟志林都一起旁观测试。

他们站在控制室的大屏幕前,有研究员专门讲解着屏幕上的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代表一个输出端口的检测数值。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每一个输出端口的数据在计划之内,并且要持续保证数据的平稳。

孟志林旁边就是张世成,调试要开始的时候,他就小声说着,“看看,现在就是验证的时刻。”

“电力输出多么复杂,你也是知道的。”

“我们的研究方向有什么问题吗先完成主体,碰到问题再解决问题,其他的也都是这么做,更复杂的都有。”

“比如战斗机,电力系统有多复杂还要考虑航空发动机的需求。”

“张硕院士确实有能力,但科研领域跨行如隔山,胡乱指挥可不行啊……”

“乌拉乌拉”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声音能被张世成听到,也恰好能被前面的赵老师等人听到。

有些人疑惑的转过头,心里怎么想就看不出来了。

但是没有人直接反驳,必须应对情况并不了解,孟志林主导过好几个大项目的研究,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这时候,调试已经开始了。

在各部分进行检测以后,张硕就指挥连接了氢弹电池的输出端口,随后大屏幕都开始出现了数据,最开始数据还是不稳定的,主要还是检测装置的问题。

在过了几秒钟后,屏幕上的数值就开始变得稳定,一个个数据都显示出来。

有些数据在不断的跳动,有些则固定在一个数值上。

每个人看的都非常认真,他们发现跳动的数据,变动的一般就只有后面的小数点,大数据没有太大的变化。

各个输出端口检测人员也开始进行汇报,“a4端口,210到212,数据稳定,”

“a1端口,1090到1100,稳定。”

“b3,970,稳定。”

“d2,210,稳定。”

“a2,70到71,稳定……”

连续二十几个数据的汇报,每一个结果都是稳定。

大屏幕前所有人都认真的看着,好多人已经惊讶的瞪大了眼,他们都对于测试内容有了解的,有的是就是研究人员。

孟志林当然也是如此。

对于每一个端口的需求,他都能把数据倒背如流。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认真看每一个数据,有些跳动的数据还连续看着,就发现所有的数据都在计划范围内。

他惊讶中有些失态,推开前面的人走到了第一排,越过赵老师来到了屏幕前,忍不住发出了惊呼“不可能啊!”

“每一个数据都在计划范围内,所有都稳定……”

“第一次调试怎么可能!”

“这个结果……能算是完成了吧比完成更好!”

“即便是输出系统完成,也不会有这么稳定……”

他说着看向张世成,“老张,你说说,是不是这样整体设计第一次调试全部稳定”

“这是录入的数据吧!”

孟志林惊讶到不相信结果了,即便是带领团队完成了电力输出的设计,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数值,肯定会有某个端口存在不稳定情况。

那都是小问题,后续可以慢慢的解决。

像是眼前屏幕上的结果,都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第一次测试就得到完美的结果,怎么可能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